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宋慶齡晚年七次書信毛澤東表示反感“文革”

http://www.CRNTT.com   2014-11-22 11:35:59  


 
  史良得知,宋慶齡提出對宋子安應“加以區別”,因為宋子安聽從她的勸告留美未追隨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子安因此留美未歸。現上海愛棠路一百九十號為宋子安私產,已為人民政府接收,孫意對宋子安應與對蔣、宋(子文、子良、靄齡、美齡)、孔等加以區別,方使子安覺得聽孫話果有出路。”為此中央致電上海市委:“請你們查明該號房產如屬宋子安,可交與孫夫人代管,俟宋子安將來回國時再行解決。”(《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1册)

  此外,宋慶齡曾在1949年6月去過南京中山陵,稱“中山陵一帶環境比較雜亂”。她還對自己是以特邀代表、民革代表還是婦聯代表身份出席新政協會議,心存疑問。(張皓、葉維維《北上: 新中國成立前宋慶齡的心路歷程》,《黨的文獻》2011 年第5 期)

  史良勸慰宋慶齡,即使因體力不支不能每天到會,也應當參加開幕式。宋慶齡“為之動容”,請史良從北平回上海後再商量決定。史良據此估計,“鄧親往勸駕必成”(《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1册)

“勸駕必成”

  7月1日,周恩來代中央擬電,囑鄧穎超再次勸說宋慶齡: “請其參加新政協,至於參加政府事……到平後再說”;“為之講解各種情況和我黨政策”,並對上述誤會“予以解釋和道歉”。同時,她所關心的一系列問題也得到中共方面的妥善解決。

  周恩來再次向史良了解情況,史良認為孫夫人參加新政協是可以做到的,而孫夫人最怕熱,如七月中旬北上正好避暑,即使八月初南返,八月中仍可由史良陪伴其北上。

  經多方努力,宋慶齡同意7月10日後北上,但“只擬在北平住半月到一個月”,因為“須在8月6日前趕回上海為其姨母祝壽”。雖然中共中央已將10月成立新中國的計劃先行溝通,但是宋慶齡只願參加新政協會議,並不打算參加中央人民政府。

  7月9日,周恩來代中央起草了致華東局、上海市委並鄧穎超的電文,希望將行期推至8月6號以後。接中央電報後,鄧穎超於7月11日拜訪宋慶齡,向她轉達了中央9日來電的內容。宋慶齡表示“在短期內往返北平、上海兩次,病體很難支持。為了能出席新政治協商會議,赴北平行期以八月為宜。”當鄧穎超告訴她自己將留在上海陪伴她北上時,“她很喜悅”。

  但是,新政協會議會期先推遲至8月下旬後又推遲至9月上旬。因此,周恩來8月6日致電鄧穎超:“請與史良(已去滬)分別推動,仍以能到期參加新政協會議為好,但可說明為減少疲勞,可不必天天到會。”考慮到宋慶齡的實際情況,中共中央認為:“新政協須九月上旬始能開會,孫夫人以遲至八月下旬或九月五日以前來平為好。”(《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1册 )

  宋慶齡則表示,八月底有事,必須趕回上海。鄧穎超推測:“我觀其意,是她不願在北平多留。她曾說過,在北平容易引起她的悲痛,因為孫中山先生死於北平。”(《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1册。)

  此後,留在上海的鄧穎超、廖夢醒一直與宋慶齡保持較為頻密的接觸,她們陪同宋慶齡北上的日期最終確定在8月中旬以後。根據中央這一指示精神和宋慶齡的實際情況,其北上日期最終確定為8月底。

  為說服宋慶齡欣然北上,周恩來對其訴求盡力滿足。早在6月27日,鄧穎超考慮到宋慶齡的病痛,在給毛澤東的電報中說:“據其病情,乘火車赴平確不無困難。”周恩來迅速給出解決方案:“囑上海鐵路管理局備頭等臥車。”

  宋慶齡在北平的寓所周恩來也親自過問,目標鎖定為西式洋房。周恩來安排在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工作的葉劍英夫人曾憲植等在北平尋找住宅,最終選定位於方巾巷的一棟二層樓房。8月3日,周恩來告訴鄧穎超:“房子已準備好……最好上海能帶一可靠廚子來。”

  隨著啟程日期的臨近,宋慶齡於8月3日致函在上海的鄧穎超,就她到北平後的活動提出三點要求:“一、不要舉行歡迎會。二、願訪問張治中個人,向留北平的南京政府和談代表致敬。三、事先不要通知任何人,也不要有人到車站迎接。”

  鄧穎超遂電告周恩來,她的意見是:“第一、第二件事可以尊重她的意見,第三件事,她的一些知己朋友如你和何香凝等,肯定要到車站迎接。”

  周恩來於8月6日致電鄧穎超:“孫所提三事,照你來電辦理,惟到車站接的人選望你來電告知,以便不太唐突。”(《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1册)事實上,宋慶齡抵達北平後,不僅受到熱烈歡迎,當晚,毛澤東還特別為宋慶齡舉行了歡迎宴會。

  8月26日,宋慶齡在鄧穎超、廖夢醒、上海市軍管會交際處處長管易文等人的陪同下乘火車離開上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