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能源“革命”看中國能源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4-12-02 09:06:38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訊/11月20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規劃,2014-2020》正式公布,能源問題從改革提升到革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半年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作為最高決策者就提出了能源革命,專門提出了能源革命的五點要求。這次的規劃,可以視為將能源革命的路線變成具體的措施。與規劃公布幾乎同時,國家能源局也在深圳展開了電價改革的試點工作。那麼作為能源改革的杠杆改革,電力改革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狀況?中國的能源改革到底應該怎麼設計自己的方向、目標、步驟,以及又面臨什麼樣約束?

  日前,南方都市報就此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能源經濟系主任鄭新業教授。文章內容如下:

  中國能源的三重壓力

  問:上周國家正式公布了《能源發展戰略規劃,2014-2020》,這一個戰略規劃意味著未來能源改革將有重大的變化,但是從具體內容看是過去能源改革的繼續。那麼目前重提能源改革的背景是什麼?

  鄭新業:能源問題必須要注意到大的背景趨勢。在目前中國的政策話語中,其他的問題均使用“深化改革”一詞,而唯獨能源問題用語為“能源革命”。“能源革命”首先是李克強提出,接著習近平又進一步強調。中國這麼多年來,政策話語已經很少用“革命”一詞了,而且最高領導人還保持高度一致,這首先說明了能源問題的嚴重性,其次也說明了解決問題的非常規性。我們從最基本層面來看,能源問題的核心是能源需求增長速度太快,已經引發了很多問題。首先就是能源供給問題,能否保證能源安全,其次就是能源消費的負外部性也就是污染問題,第三個就是一些相關環境問題,通常說的就是氣候變化。所以你可以發現,能源問題耗費中國政府大部分精力,國家領導人出訪必談能源問題,能源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發展的關鍵要素。美國正在謀求自身能源能力的發掘,未來其能源獨立之後,中東地區的穩定問題很可能變成中日韓印的問題。這一點,中日韓印事實上已經基本認識統一了。美國頁岩氣的開發,俄羅斯天然氣出口,乃至中亞能源開發,受影響最大的都是東亞國家。可以說能源與環境問題,對於東亞國家而言,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目前能源是我們政治資源的耗費,未來會成為軍事資源的耗費,這是一個可預見的結果。

  問:除了這些國際層面的能源壓力以外,國內還有哪些壓力?

  鄭新業:國內能源問題造成的直接政治壓力也非常明顯,首先就是環境污染問題,另一個是氣候變化的壓力,中國目前已經是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所以從國內和國際政治角度看,能源革命至少有兩個目標,處理保證能源供給與環境污染的衝突,處理保證能源供給與氣候變化的衝突。這麼一個能源問題的大背景下,再來看目前提出的能源政策改革步驟會更有幫助。除了這些趨勢性問題,能源問題還有著三重約束,首先是能源安全壓力,其次,污染排放壓力,最後,不能影響國際競爭力與人民生活品質。所有的問題都必須要從這些基本約束來看,否則就會造成政策上避重就輕,無法執行。如果僅從能源供給角度看,中國並沒有能源危險,我們的煤炭儲量豐富,可以保證基本的能源供給。既能解決我們的能源安全問題,還能解決產業競爭力問題,廉價的煤保證了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但是煤造成的污染已經越來越嚴重,污染已經成為了社會第一矛盾。

  問:過去十年,中國政府一直推動新能源開發,這方面對我們能源供需結構帶來了什麼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