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人民日報長文反思“人治只能搞盛世幻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3 12:05:40  


  中評社北京12月3日訊/在12月4日第一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前,人民日報評論部官方微信發布署名“任仲平”的文章《讓法治為現代中國護航——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文章分為九大部分。

  文章稱,漫漫人治史,使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賢臣”身上,最終逃不過“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治亂循環。在民主發育不足的情況下,可能出現領導者個人意志高於一切的局面。1978年,鄧小平就指出,當時“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

  從“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從“以法治國”到“依法治國”再到“法治中國”,理論和實踐上的路徑,揭示了中國法治歷經變遷的複雜歷程,也展現了“治國憑圭臬,安邦靠准繩”的法治圖景。

  以下為全文。

(一)12月4日,13億中國人將迎來第一個“國家憲法日”。

  1982年的這一天,經過為期4個月的全民大討論,八二憲法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表決通過。很多那一年出生的孩子,都取名叫“憲法”。

  32年過去,社會主義中國的法治建設,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抵達一個新的高度。作為厲行法治的一個象徵,國家憲法日的確立,再次彰顯執政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定決心。

  進行治國理政頂層設計的中央全會,是解讀中國的關鍵鑰匙。

  中國向何處去?“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兩年前,中共十八大自信地標定前進的方向。

  動力從哪裡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一年前,十八屆三中全會堅定地踏下變革的油門。

  全面深化改革,開啟了生產力、創造力和社會活力迸發的閘門,如何讓這噴薄的洪流奔湧在既定的河道?“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十八屆四中全會制定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藍圖,成為中共黨史上第一次專門研究法治建設的中央全會。

  這是一座法治里程碑,以此為節點,思路更明確、理念更清晰,法治中國建設將進入一個新階段;這是一場國家治理的革命,必將帶來我們黨執政方式的變化、執政水平的提升;這是一個發展新起點,法治將搭建起更牢固的框架、更規範的軌道,讓改革發展在各個領域蹄疾而步穩地前行。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近代以來百餘年上下求索作出的最終選擇,標注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新高度。社會主義,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法治,替代了延綿千年的人治傳統。兩相結合,讓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成為可能,讓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成為可能。

  從2013到2014,從三中全會到四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一個總體戰略部署在時間軸上順序展開,未來中國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