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羅久芳:我的父親羅家倫

http://www.CRNTT.com   2014-12-07 10:58:23  


 
  父親多年後回憶,他當年聘請教授的原則之一:不把任何一個教授地位做人情,也決不以自己的好惡來定奪。當時有件有趣的事,外文系的吳宓教授,因在“五四”新舊文學之爭時,曾攻擊過新文學運動,也曾和父親打過筆墨官司。看到父親來當了校長,他怕父親對他有所不利,特地托趙元任先生來打聽消息。父親大笑說:“我們當年爭的是文言和白話,現在他教的是英國文學,這風馬牛不相及。如果他真能教中國古典文學,我也可以請他來教,我絕不是這樣褊狹的人。”以後,父親不但繼續聘他,並對他的待遇也格外關照,兩人自此倒成了很好的朋友。

  父親本人並不屬於任何學派,選拔人才,也不拘泥於分數。除了對錢鐘書的破格錄取外,還有1930年報考清華歷史系的吳晗,他的數學考了0分,但中文和英文竟是兩個滿分。父親大筆一揮,將吳晗也破格錄取。後來還有記者向錢鐘書問及此事,他說:“為此事當時校長羅家倫還特地召我至校長室談話,蒙他特准而入學。我並向羅家倫彎腰鞠躬申謝。”幾年前我在整理父親的遺稿時,偶然找出寫在榮寶齋仿古信箋上的兩封信和10多首舊詩。細讀之下,才知道它們的作者,便是錢鐘書先生。

  父親在清華時最大的貢獻之一,是使原隸屬於外交部的“清華學校”,升格為“國立清華大學”。1932年,處於複雜政治形勢下的父親被迫辭職。儘管如此,在不到兩年時間裡,父親對清華所做的成績,依舊被肯定。當年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導師陳寅恪先生,談到這點時說:“志希(父親的字)在清華,把清華正式地成為一座國立大學,功德是很高的。”而研究清華校史多年的蘇雲峰教授曾說:“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梅貽琦是清華大學的功臣,而不知道羅家倫的奮鬥成果與經驗,實為梅氏的成就,鋪下了一條康莊大道。”

  10年中大校長

  1932年8月,父親就任中央大學校長。其實父親當時並不十分情願接下這一棘手的職務。當初中央大學因“九一八”事變後學潮澎湃,面臨解散危機。當時父親深知其中種種困難,對教育行政工作也已有厭棄之感,所以當他得知行政院會議決定派他出任校長時,堅決力辭不就。但他的北大老師、時任教育部長的朱家驊親自到家,一再以國家及民族學術文化前途的大義,終於說服父親。

  父親以他年輕時游學歐美的經歷,希望他掌管下的中央大學無論在課程、設備及學術環境方面都顯現出一個新式學校的風範。父親性格耿直,處理問題不願妥協讓步,即便有政黨要人向他推薦教授,只要他認為不合適的,也一概不收。父親在中央大學時,經常邀請中外名流、學者,包括抗戰時期的周恩來、馬寅初等來校演講,按他設想,中央大學的目標應該是柏林大學、牛津大學、巴黎大學等這些國立大學裡一流的大學。

  1937年,父親在中央大學進入第五個年頭,正準備大發展,他後來形容自己曾有一個“玫瑰色的大學夢”——抗戰前,中央大學校址原在南京城內,車馬喧囂,不適於修養學問,而且地址狹小,只能容納一二千人。他計劃在南京郊外建一座能容納5000至1萬學生的大學,按照他的設想,學校裡面還有近代式的實習工廠和農場。父親的設想也得到了政府支持,已經批准了240萬元的第一批建築費。父親又派人花費了幾個月時間,在南京周邊選合適的校址。最後選定了南門外約7公里處的石子岡一片地方。

  按原定計劃,一年以後工學院和農學院就可以先期遷入,就在新校區動工興建的幾個月後,“七七事變”爆發,父親的“玫瑰色的大學夢”就此破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