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朱立倫參選宣言的“戲肉”在於“內閣制”

http://www.CRNTT.com   2014-12-15 08:59:11  


 
  實際上,在“太陽花學運”後,過去對政治冷淡,不出來參加各類公職選舉的年青人尤其是“首投族”,在今次“九合一”選舉中卻踴於投票,甚至有公民團體籌款,幫助在台北市和新北市打工的青年集體乘車返鄉投票。如果投票年齡再降低兩歲,雖是符合國際大趨勢,但卻可能會讓國民黨在各項公職選舉中的得票率再度降低;而廢除“單一選區兩票制”後,將會打破國民黨和民進黨對“區域立委”選舉的壟斷,小型政黨也有機會獲得議席;至於將政黨“門檻”降低至百分之三,就既可讓小政黨可獲分配“不分區立委”議席及領取政黨選舉補助金,那就必然會從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手中,奪走部分“不分區立委”名額。但“除笨有精”,國民黨雖然在“立委”及其他公職選舉中流失得票率及議席,卻將會在“總統”大選中,得到不提名“總統”參選人的小型政黨及青年選民的好感和支持。

  其二是提出“內閣制”。這既有戰術上的考量,也有戰略上的謀劃。實際上,“內閣制”在戰術上,將會當即達致以下兩個效果:一、博得對馬英九執政無能反感的民眾的支持。由於實行名義上的“雙首長制”,實質上是“半總統制”,作為“總統”的馬英九權力很大,卻是有權無責,無須向任何憲制權力機關負責,從而糟蹋了大好機會,導致台灣民眾怨氣沖天,因而推出削弱“總統”權力的“內閣制”,等於是向馬英九的間接抗議。二是“火力偵察”不久前還在高唱“內閣制”的民進黨的態度。果然,曾經提出要“修憲”推動“內閣制”的蔡英文,卻因為最有可能在二零一六年當選“總統”,昨日就反口了,以“工程浩大”而表質疑,而且還由民進黨智庫民主憲政小組召集人游盈隆出面,批評朱立倫的“內閣制”主張是“未有深思熟慮”,等於是否定。這就把民進黨的咀臉暴露了出來。 

  奇怪的是,曾經六次主導“修憲”,推出“雙首長制”的李登輝,卻贊成朱立倫推動“內閣制”,難道他也是從“不屑”馬英九的角度,來否定自己當初的“修憲”主張?

  至於在戰略上,在明知國民黨獲得二零一六“總統”大選勝選難度很高的情況下,提出“內閣制”,就是要剝奪蔡英文的權力。

  實際上,“內閣制”所指的“內閣”,在英文裡就是“政府”(Government)。實行“內閣制”國家的內閣,通常是由國會內的多數黨,或少數幾個黨聯合起來過半,組成“內閣”。通常都是由多數黨的領袖出任“內閣首相”,也有的國家稱為總理;內閣其他成員,是由首相挑選並任命,但如果是多數黨聯合組閣,內閣成員就會考量到每個黨的勢力分配。內閣成員原則上都必須具備國會議員的身份,因而“內閣制”並沒有堅持嚴格的“權力分立”原則,行政權與立法權是合一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