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自貿區競爭誰執改革牛耳?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08:57:06  


 
  信息時代,自貿區之間也不可避免競爭

  文章認為,建立自貿區是第一步,自貿區能否成功取決於改革的理念、決心與執行力。從上海自貿區的實踐看,理念正確,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劃清政府與市場邊界,通過保稅、倉儲、展示、物流、服務的開放,大規模地降低貿易成本。

  但在具體操作上仍然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以負面清單為例,目前的負面清單依然繁瑣,兩個版本的負面清單必須得到各部委首肯,負面清單範圍縮小有限,甚至有些是專揀無關緊要之處縮緊,如上海的負面清單縮減農業等項目的審批。在真正需要開放的服務等市場上,難以掙脫鎖鏈。

  由於存在技術風險,一些改革推進困難,比如金融開放。開放到什麼程度才能實現市場效率與風險的統一,居民是否在一定限額內實現自由兌換,企業對外投資、境外發債是否能夠徹底取消審批。以前在天津曾經有香港直通車動議,最終對金融風險失控的擔憂壓倒了其他考量。

  在信息時代,服務業並不拘泥於地理位置,目前天津自貿區以金融租賃業務為特色,廣東自貿區涉及高端金融服務,福建的自貿區涉及對台的金融和貿易等合作這樣的劃分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很有可能,最後金融服務業的開放會同質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展開人才與政策競爭。

  四個自貿區誰執改革牛耳?哪個地方政府最具市場意識,哪個自貿區最具有專業能力,哪個自貿區就會脫穎而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