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台灣學者張登及:北京對台政策的台灣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14-12-27 00:46:13  


和平共融是兩岸所期盼的共同利益和目標
  中評社12月27日電/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張登及在《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專文《換位思考與北京對台政策的台灣視角》,作者認為:“社會生活中任何行動者雙方的立場、戰略目標與行動意圖都是變動、發展中的,因為影響它們走向的變數非常多,使得問題的關鍵實際上不是去準確理解“個別”政策舉措中的立場、目標和意圖;”“看問題的角度應該照顧到行動者看待這些“個別”事項背後的、一段較長時間中相對穩定的‘位’,也就是‘換位思考’的‘位’。”他強調:“兩岸的‘主體性’絕非鐵板一塊的靜態自我中心與利己主義,而是自始共融互構的動態過程。台灣視角(也包括大陸視角)或許都可朝此思路推敲思考,則‘增信釋疑’並非‘不可能的任務’。”文章內容如下:
  
            前言:“換位思考”的必要性

  “換位思考”,寓意深刻。如何“增信釋疑”是使兩岸雙方和平現狀與未來發展得以向前推進必須過的“坎”。“增信釋疑”的條件之一則是雙方如何能正確認識、充分體諒彼此的立場、目標和意圖。有人會說,“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何況“你”“我”分隔已久、信念不同、喜惡不同,“換位”的“體諒”只是“不可能的任務”。尤有甚者,有的人會認為凡是鼓吹“換位思考”,有把握“換位”能力的,不是鼓吹妥協的失敗主義,就是對手的“同路人”,否則怎麼可能談什麼“你”“我”換位?筆者認為“反換位”的看法固然看似膚淺,卻有其哲學的基礎。在兩岸關係上尤其盛行,有強大的歷史條件構成的思維定勢給予支撐,其作用不容忽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