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5經濟形勢與股市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4-12-29 10:01:32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訊/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文國慶今撰文《2015經濟形勢與股市展望》認為,2015是中國第二輪經濟改革的元年,但未必是大牛市。詳細分析如下:

  2015是第二輪經濟改革的元年,眾人以為大牛市,我看並不盡然。

  從改革的角度說,這是輪釋放制度紅利的一年,是地產資金湧入A股的一年,是居民財富表達方式轉折性變化的一年。按理說,股市應該走出超級牛市,多數人也是這個邏輯。但是,由於下述因素的影響,它將是一種另類牛市。

  從不利因素看,樓價已經見頂,房地產熊市正式啟動,這會導致宏觀經濟顯著下行。按趨勢估計,2015年百城一手房均價下跌4%,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5%,房地產投資零增長,僅僅實現95904億元。僅此一項使得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3個百分點,基建投資增速接近極限,稍微增加也彌補不了五分之一,這基本決定2015年經濟增速的軸心在6.8%左右,高不過7%,低不破6.6%。此外,由於美聯儲退出QE,加息勢在必行,美元指數將高見110點,人民幣兌美元貶值難以避免,資金外流是基本趨勢。因此,指數雖有上行空間,但大牛市說法難以成立。

  從有利因素看,地產投機資金持續溢出,新鮮血液不斷,股市估值必然水漲船高。同時,政府在2015年適度寬鬆的基調已定,不管外資資金如何回流,央行都會通過降准、降息等政策工具壓低市場利率,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從而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由於面臨通縮環境,央行放水無後顧之憂,為避免債務危機和金融震蕩,加大M2供應勢成必然。在這種背景下,市場估值中心調整到3100點左右是順理成章的。

  流動性充裕並不意味上證指數可以走出大牛市,因為牛市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新股擴容不大的指數型牛市,所謂股價上漲型牛市;另一種是指數漲幅有限,但擴容劇烈導致的流通市值牛市,其特征是融資規模和流通市值的劇烈上漲。考慮到本次牛市是在經濟持續下行,銀行不良資產快速增加,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風險暴露背景下展開的,由於貨幣政策導致的純資金推動型牛市,而發動牛市的動因是救銀行,保企業,這種牛市多少有點悲壯的成分。既然是全民同心抵禦困難,就應當多一點奉獻精神,少一點不切實際的盈利預期。盈利可以有,但只能點到為止。隨著國企改革、銀行優先股的順利實施,迅速加大IPO規模是必然的,唯有如此才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才能化解銀行危機——最終完成我國經濟系統的債轉股。我估算,2015年融資規模將達到15000億到20000億,投資者進入股市,必須先為國分憂,其次才是投資回報,不懂得這一點,就是缺乏大局觀,不懂中國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