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借鑒國際經驗教訓 對衝油價波動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5-01-13 09:56:07  


 
  此後幾年,墨西哥政府一直堅持不懈地對衝原油市場價格風險。2011-2012年,對衝了2.10億桶原油;2012-2013年,對衝了2億桶原油,約為170天的墨西哥原油出口量;2014年財政年度,以85美元/桶對衝了所有與油相關的收入,為此,墨西哥財政部花費了5.43億美元期權費。2014年,墨西哥原油的平均成本為74美元/桶,從9月份開始以76.4美元/桶的價格鎖定了2015年2.28億桶的出口原油。墨西哥購買了以執行價為76.4美元/桶的看跌期權,一旦2015年油價低於74美元/桶,政府將獲得2.4美元/桶的收益。為此,墨西哥政府支付了7.73億美元的保值成本。這個對衝策略完全覆蓋了政府明年的財政預算,財政部長說保值計劃對政府以及宏觀經濟穩定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雖然油價下跌,墨西哥比索也出現了貶值,但只貶值了百分之十幾,遠遠小於俄羅斯盧布的貶值幅度。

  中國怎麼辦

  墨西哥成功經驗進一步反證了俄羅斯應該對衝油價風險,國際原油衍生品市場也有充足的流動性與深度滿足石油生產國對衝的需求。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原油乃至其它大宗商品與美元價格的波動?

  有人認為,美元上漲、油價下跌,以及其他大宗原材料價格下跌,對於我們擁有巨額美元外匯儲備的製造大國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們似乎可以盡情享受外匯儲備升值與生產低成本帶來的福利。但只要稍微回顧下美元與國際油價的歷史走勢就會發現,好日子是短暫的,現在正好是為未來的苦日子準備計劃的時候。

  2008年7月前,國際油價飆升到140美元/桶上方的時候,專業人士與社會大眾紛紛討論中國應該如何加快原油戰略儲備庫的建設。過去10年的美元貶值給中國外匯儲備帶來的損失,又令多少專業人士與社會大眾在為外匯儲備多元化出謀劃策。因此,我們應吸取俄羅斯的教訓,借鑒墨西哥的經驗,未雨綢繆,進行事前安排。

  一是成立國家戰略資源穩定基金。正如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成立絲路基金一樣,應針對中國是石油等大宗商品消費國與巨額美元外匯儲備的現狀,學習墨西哥經驗,成立國家戰略資源穩定基金,專門用於穩定石油、外匯等戰略資源價格的對衝操作,避免未來因石油價格上漲或美元大幅貶值而措手不及。

  二是進一步加快國內風險管理市場建設。隨著國家批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原油期貨,中國大宗商品的風險管理市場品種種類基本齊全,但金融資產的風險管理市場發展嚴重不足,應加快上市利率與外匯期貨/期權品種,為各類主體對衝風險奠定市場基礎。

  三是加強企業的對衝理念與技巧的培訓,破除企業進入風險管理市場的制度障礙。國際經驗表明,全球500強公司大量運用衍生產品管理日常經營風險,對衝等風險管理措施是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從國家層面,尤其在國資控股的企業中,應加強對企業對衝理念與技巧的培訓,加快修改套期保值會計等影響企業進入風險管理市場的制度障礙。

  四是扭轉社會大眾對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的誤解。由於歷史原因,中國輿論與社會大眾對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一直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對於企業使用期貨等工具管理日常經營風險出現單向的損失常常進行以偏概全的報道,嚴重影響了企業使用對衝工具的積極性。期貨行業應集中力量,開展普及期貨等對衝知識的大型教育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