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克強達沃斯講話,這些信號值得注意

http://www.CRNTT.com   2015-01-24 10:02:14  


李克強總理21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特別致辭。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訊/達沃斯,阿爾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鎮,人口1.5萬人。要從中國去這裡,需要先飛10個小時到蘇黎世,再坐2個小時汽車,最終換乘1個小時的爬山火車。相比起“歐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場”的名號,這個小鎮更為人熟知的地方,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

  2014年,原油、鐵礦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世界經濟在低迷中掙扎,全球貿易預計全年增長在2%左右;世界依舊動蕩,極端勢力不停搞事,地區衝突也在加劇。看上去,馬年的世界,跟馬有關的很多人都過得不太好,總體只能用“馬馬虎虎”概括。

  在這樣的形勢下,外界對李克強出席達沃斯抱有的期望就完全可以理解——西方在李克強來之前早就期待著問了:“中國方案”,究竟如何紓解“世界焦慮”?

  兩份數據和豪華團隊

  以總理身份出席“客場”達沃斯,是李克強的首次,也是5年來中國領導人的首次。上一次還要追溯到2009年,當時的中國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而推出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之後時任總理溫家寶出席。

  而這一次,李克強沒有帶來“刺激”的說法。他出發之前和到達之時,中國分別發布了兩份數據: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經濟統計數據,以及商務部發布的全年外貿情況。一個GDP增速降至7.4%,24年來最低;一個進出口增速2.3%,低於年初7.5%的預期。

  在號稱“世界經濟的風向標”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要向世界回答清楚如何解讀中國數據、中國未來如何發展的情況。畢竟,現在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也已經占據了世界12.2%的份額。

  領導人出訪,團隊很重要。帶什麼人,誰去誰不去,不是隨便拎來就走,而是反覆拿捏、每個人都有意味的。

  外交部長王毅、央行行長周小川、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商務部部長高虎城,這些都可以理解是“標配”。學界的林毅夫、李稻葵,可以理解也是作為智囊。而商界的幾名代表則是有信號意味的——馬雲,代表著互聯網和民眾創業;華為任正非,代表著中國優勢的產業;建行董事長王洪章,對應此次金融合作的主題。

  《維護和平穩定,推動結構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標題聽起來四平八穩,但全文卻是N多幹貨。

  因為,作為論壇開幕式上唯一致辭的領導人,要面對這個大多數是歪果仁的場合,講清楚中國經濟怎麼樣、怎麼走。歪果仁可能聽不懂像是內部接頭暗號般的公文講稿,所以就得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話語體系,深入淺出的講明白道理。

  外國人都聽得懂,我們也能。而聽懂的最關鍵地方,卻是兩個比喻——哲學家把metaphor作為人類語言共通的思維方式進行研究,還是有道理的。讀懂了這兩個比喻,也就抓住了李克強此番演講的中心思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