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擴大人民幣吸引力迫在眉睫

http://www.CRNTT.com   2015-02-10 09:39:17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訊/2月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4年四季度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912億美元,超過2008年四季度的468億美元逆差,創出1998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2014年全年逆差達到創紀錄的960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稱,人民幣波動區間擴大,由於人民幣貶值趨勢明顯,企業個人結匯意願下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剔除匯率因素影響,去年銀行結匯較上年增長1%,售匯增長10%,結售匯順差下降53%;銀行代客涉外收入較上年增長12%,對外付款增長18%,涉外收付款順差下降79%。

  文章分析,表面上看來,事態並不嚴重。衡量企業和個人結匯意願的銀行代客結匯占涉外外匯收入的比重總體下降,由一季度的77%降至二、三季度的68%,四季度略回升至71%,全年平均為71%,結匯率比上年回落1個百分點。衡量購匯動機的銀行代客售匯占涉外外匯支付的比重逐季上升,由一季度的61%升至四季度的73%,全年為69%,售匯率比上年上升6個百分點。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確實在上升,歐元資產品貶值,是收購的大好時機。近幾年來,中國企業大規模收購品牌、技術、固定資產,從法國葡萄園酒莊到希臘港口、南歐的保險公司,都在收購範圍之內。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高潔指出,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的加大主要和中國對外投資順差加大有關,對外投資規模超過吸引外資規模,使資金以投資形式流出。人均GDP超過4500美元,就會進入淨對外投資由負轉正的階段,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計算,截至2014年末,中國人均GDP約為7485美元,人均GDP的提高導致對外投資的增加。

  安邦咨詢對這一觀點提出質疑,指出:“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是對外投資大幅增長所帶動的,其實並沒有數據支撐。恰恰相反,據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四季度直接投資出現610億美元的順差,全年順差為1985億美元。也就是說,2014年,國際收支口徑下的直接投資仍然處於大幅淨流入狀態,與同期商務部監測到的資本淨輸出存在很大差異。相應的,四季度資本和金融賬戶的創紀錄逆差也就無法歸因於資本淨輸出,因外管局與商務部的統計口徑存在差異。”即使出現了大規模的對外投資,也沒有出現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

  結合前三季度國際收支數據,應該在淨誤差與遺漏項,至於到底包括哪些子項,數據並不明朗,有可能跟資金的短期進出有關。根據管濤的說法,有可能低估了對外資本的輸出,也有可能高估了經常項目順差,目前是可控的,貿易順差、資本流出將成為常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