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秦曉鷹:中共正在摒棄“淺閱讀”

http://www.CRNTT.com   2015-02-11 10:08:45  


 
  杜蘭特夫婦合著的這本書,既不是一部歷史著作,也不是一部史論,而是一部史學隨筆。是他們在完成十一卷巨著《世界文明史》之後,對人類文明進程中應該汲取的智慧的一種提煉和凝結。書的作者認為,這些從數千年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沉澱”下來的智慧對今天的人類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只有延續而不是割裂或揚棄這些祖先留下的精神遺產,人類才會獲得“永恒的生命”。

  筆者以為,凡讀過此書的人,都不會說是這是他們在完成歷史巨著之後的蛇足之筆,都會被他們以歷史學家的身份去關注今天人類命運的熱忱所感動,也會被他們從歷史學的透視鏡中看到的今天人類仍擺脫不掉種種思維誤區而備受震撼。在杜蘭特夫婦的這部史學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對西方資本主義與東方社會主義發展趨勢的看法。他們這樣寫道:“…社會主義正在恢復個人主義的激勵機制,以使得這個體制擁有更大的生產動力,並且允許她的子民擁有更多的身體上和知識上的自由。同時,資本主義…借助於類似於半社會主義的立法,通過財富再分配政策,來限制個人所得。”“工業革命是正題,資本主義對抗社會主義是反題,那麼下一個(社會)狀態就應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合題”。最後書作者得出這樣的結論:“社會主義(在)不斷擴大自由”“資本主義(在)不斷增加平等”。如今“東方就是西方,西方就是東方,這一對雙胞胎很快就會團聚。”

  在《歷史的教訓》里,類似這種讓今天的中國人(特別是讓那些閉目塞聽、已經習慣於“紅頭文件”和“新聞聯播”式語言的領導幹部)感到陌生的觀點幾乎比比皆是。例如書作者認為,社會財富的集中占有是有臨界點的。越過“臨界點”就會出現危險。歷史用兩種方法應對這種嚴重的危機:一是立法,二是革命。兩種方法最大的區別是結果,立法是用和平方式重新分配財富;而革命則是在用暴力手段強行分配貧困。請注意,作者在這裡用的是“分配貧困”,而不是分配財富。我以為,書作者這一立論,對今天苦於分配不公、兩極分化的中國來說,啟示會非比尋常。作者在分析了歷史上的各類革命運動的局限時寫下這樣一句話,堪稱精彩:“惟一真正的革命,是對心靈的啟蒙和個性的提升”。這恐怕能對如何遏止中國人社會公德和社會誠信的大幅度下降頗有借鑒。

  作為兩位終生研究世界文明史的學者,他們在《歷史的教訓》中說了許多對中國古代文明十分崇尚的話。但與此同時,也很直率很坦誠地講了一些可能會讓一些中國人聽了不太受用的話。特別是對那些經常把“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掛在嘴上的人來說,恐怕尤為不中聽。書作者這樣問道:“文明會死亡嗎?”之後便以希臘為例做了回答。他們認為希臘文明並沒有死亡“只是外殼不再存在了”“內涵得到延伸了;希臘文明永遠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原因是“羅馬引進了希臘文明,並向西歐輸出;美國從歐洲文明中獲益,又準備以前所未有的技術方式,再次傳播出去。”杜蘭特夫婦最後鄭重地說出了他們對人類文明走向的預言:“人的生命通過傳宗接代而超越了死亡,一個有生命的文化也會超越時空、飄洋過海,將它的遺產傳遞給繼承人。”今天“商業與印刷、電線與電報,以及看不見的多種空中‘信使’,正在把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明聯合在一起,為所有人保存已被贈予的人類的遺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