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安:互聯網要當中國外宣的急先鋒

http://www.CRNTT.com   2015-03-05 11:18:10  


 
  現實中,中國的國際形象與其自身狀態並不相符。今年1月,由巢湖艦、長白山(603099,股吧)艦和運城艦組成的中國海軍第十八批護航編隊抵達荷蘭鹿特丹港,當地一位女士問:“這麼大的軍艦,你們是租哪個國家的,還是自己建造的?”由此也反映出,中國在西方民眾心目中依舊落後衰弱。

  習近平早已意識到這一點。習近平上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多次強調提升中國軟實力,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對外宣傳。習近平本人,亦成為提升中國形象的良好載體。

  中國官方一直認為,世界上話語權的分配很不平衡,80%的信息被西方媒體壟斷,為推出以爭奪話語權為目標的“大外宣計劃”。

  可以預見,中國提升軟實力和爭取話語權的努力,勢必同西方政治價值及其話語體系形成更多碰撞。然而,中國宣傳系統陳舊的話語體系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對外宣傳的短板,無論是從語態到取向依然固守意識形態對抗的程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就需要中國的外宣部門,甚至整個宣傳體系,乃至整個國家層面都轉換思維。中國應該建立新型的國際參與模式和心態,既堅持原則,也善於交流,既魯煒此行的姿態。

  事實上,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和機構一直試圖通過大外宣、國家形象廣告、孔子學院等多渠道、多手段、多媒體的方式,力圖清晰定義、改善、闡述國家形象,提升軟實力,增強文化感召力。最近,一部名為《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的國際宣傳片在網上被頻繁轉載,該片以英文旁白、中英文字幕展示了中國各行各業人士的夢想。另外,被譽為全球華人年夜飯的央視春晚,還將通過電視甚至youtube等網站向全球播放。

  交流是對等的,如果關上自家的大門,卻總想讓對方敞開大門,這買賣是做不長久的。另外,自我封閉,對中國民眾,尤其是科技人員掌握世界最新信息,當是莫大(博客,微博)的阻礙。

  魯煒此次拜訪了谷歌董事會主席施密特,Google是學界公認的最強大的學術搜索引擎,它不僅聚合了幾乎所有學術數據庫的資源,還收錄了很多由學者上傳到自己網站的論文。此外,它能列出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情況,展現出一幅知識網絡的全景圖,方便研究者按圖索驥,找到更多相關研究。它對學者和學術期刊影響力的指數排名,也成為評價學術質量的重要參考數據。

  但是,如果國內學者不會翻墻。想要搜索文獻,要麼根本打不開Google,要麼搜著搜著就網頁無法連接了。

  牛頓說過:“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科學研究正是這樣,沒有人能憑空變出新的成果,而是要基於前人的理論基石和經驗研究,迅速攀登至高點,然後進行前沿突破。

  並且,和牛頓的時代不同,人類的科學發展至今,絕大多數科研都不再是單打獨鬥可以完成的——團隊協作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這種協作既可能是一個實驗室、一個科研機構的內部協作,也可能是跨機構、跨國界的協作。對於科研水平參差不平的中國來說,汲取世界先進信息尤其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