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難選擇”配良方:調結構也是穩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5-03-12 10:02:19  


 
  文章認為,以中國經濟的現實來看,必須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談得上結構調整。最近,中國基建投資加碼、降准降息的力度與頻率超出市場預期等,足以顯示出中央支撐實體經濟、提振內需的決心。

  當然,政策轉變並不意味著走老路,拋開一切去搞經濟刺激。事實上,李克強總理所說“調結構也是穩增長”就明確透露出,調結構並不只是做“減法”,還包括做“加法”。在爬坡過坎的關口,要實現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是必須採取的主動作為。

  文章表示,通過跟蹤觀察,以下幾個點值得關注:一是增加對薄弱環節的投資建設。決策層現在的共識是,把資金投在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不會造成重複投資,不會形成過剩產能,而且有利於調結構。

  二是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這是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雙引擎”之一。其中,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是創造內需的重要領域。棚戶區居民和農民加起來有3億多人,若解決了他們的住房問題,將因此誕生很大的內需市場。

  三是以信息消費為代表的信息類產業的發展。李克強曾強調要擴大內需,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信息消費將成為重點。

  四是為企業減稅降費也有利於穩增長與調結構。李克強表示,“不是只有增加赤字、搞大工程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我們給企業減稅降費,同樣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綜上分析,弄清調結構政策的真實內涵,分清哪些是做“減法”,哪些是做“加法”,這對企業和地方政府來說都十分重要。正如李克強總理所強調,穩增長可以為調結構創造有效空間和條件,調結構能夠為經濟發展增添後勁,兩者相輔相成。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