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石之瑜:蔡英文的桃花源記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09:42:03  


 
  台灣青年世代在反統反中的潮流上,今年起著積極的作用。他們對經濟生活的預期缺乏遠景,對父母或長輩的照顧依依不舍,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自尊心充滿脆弱與敏感,亦即是所謂的不能抗壓的草莓族。因此,一種向對岸說不,借以避免政治上臣服或經濟上示弱,成為他們心理上的需要。
 
  超越政治弱勢的渴望,使他們容易受到某種虛假民族主義的召喚;超越經濟上弱勢的渴望,卻又使他們過於早熟的模擬後物質的後現代主義。不服輸像是武士道;但凡事卻又表現不在乎,則使台灣青年世代成為任性與頽廢的一代。他們現在靠著蔡英文承諾鞏固主權,可以在概念上將大陸當成是事不關己的外國,是威脅,不是機會。
 
  台灣的反中氣燄乃無限高張,故愈是能孤立於大陸的勢力範圍之外的民進黨,選民愈放心,國民黨愈難競爭。經濟機會的損失被當成是必要的犧牲,這種物質上的犧牲反而還是證明台獨的執著及其神聖性所必須。國民黨受制於商界,不能與大陸切割,讓選民擔心國民黨會被買通後賣台。
 
  蔡英文若執政後的兩岸關係,將如同桃花源記,她希望台灣百姓追逐的不是經濟利益,而是一種能與大陸毫無瓜葛的世外桃源,不知胡習,不赴京滬,一律只向國際發展,並與各國建立戰略默契,進而從文化、戰略與法理上給予百姓一種自立自為的小確幸。
 
  國民黨批評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會重創台灣經濟,北京則已間接暗示兩岸外交休兵可能難以為繼,這兩方面正是在馬英九執政以來,當成主要政績在宣傳的。可是這些威脅不但不影響蔡英文,反而有助於建立選民在當下的心防需要,慶幸他們自己沒有對北京採取與虎謀皮的政策。
 
  桃花源的百姓似乎樂天知命,不追求物質上的發展,不好奇於外界的變化,不擔心戰禍及外侮。作為蔡英文的政策類比,桃花源對她而言是一種境界,亦即兩岸之間已無話可談的超越境界。和解也好,商業交換也好,她都是不向往、不需要、不實踐的冷澹態度。
 
  從政策內涵上講,蔡英文除了在經濟上擺出無動於衷的後現代姿態外,幾乎就是國民黨一樣的政策。事實上,國民黨目前的大陸政策的源頭,正是蔡英文當年在李登輝支持下任職大陸事務委員會時立下的,叫做兩岸安全網,以對大陸降溫與排斥為宗旨,可說是桃花源的前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