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會新常態決定未來五年中國經濟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09:14:31  


 
  中國將發起新一輪改革開放

  文章表示,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必須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這無疑是海外各界所關心的一個重點。這也標誌著中國對外開放將上一個新台階:中國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將依舊肩負世界經濟火車頭的重擔。而海外各界對中國的持續穩健發展抱有很大期望,希望能在“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有所參與。中國重申對深化改革開放的堅持,讓人期待海外各界與中國發展的無縫對

  從引進發達國家資金的招商引資為主,到推進“一帶一路”合作建設;從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為主,走向多邊高質量的自貿區協定;從商品技術輸出到資本輸出;從被動地接受和學習國際慣例,到參與和主導制定國際規則。中國已經為發起新一輪改革開放積蓄了巨大能量。

  “一帶一路”便是中國以全新姿態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機制以及海洋經濟合作,將中國和東南亞等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了起來。

  而“一帶一路”也是中國以開放促對內改革的典範:將帶動整個中國西部地區的開發和開放,解決中國的區域間發展差距問題,以實現新時期國內的城鄉、區域間均衡性發展。同時,從國際經濟大環境變化和國內的經濟需求來看,在新時期我們需要一個新的開放戰略,是我們未來的一個開放的大戰略。

  多項改革舉措齊頭並進

  文章分析,今年兩會上,法制和環保再次受到關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今後十年部署的任務,而2015年則是開局之年,這個“局”開得如何,兩會則是檢驗的好時機。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有權也不能任性”擲地有聲,也讓我們聽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鏗鏘足音。《立法法》修正草案的通過也標誌著依法治國開啟了新篇章。近年來,許多地方政府在城市治理上,動輒用限號、限行、限購等方式,來限制公民合法權益,引起社會很大意見,如果這條通過,將對地方政府的權力是一大限制。

  此外,備受關注的還有環保。今年兩會前後,環境保護和霧霾出現的頻率再次升高。一部眾人皆知的霧霾視頻則更激起了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實際上,中國全民的環境意識和權益早已被激活,環境開始成為一個公共話題與政治問題,這些年因環境破壞引起的群體事件已越來越多,政府也早已真正意識到不解決環境不行。

  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除表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外,還提出要採取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把節能環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拓展重點生態功能區,辦好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等措施標誌中國對環境污染宣戰的號角再次吹響,而這也倒逼政府決策模式和管理方式,做到決策透明化和陽光化,與此同時,對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與約束力。

  從當前並結合長遠的經濟態勢指出,中國經濟的任性大、潛力足和回旋餘地大,過去長期高速發展破壞環境、浪費資源、暴力拆遷等,都有違市場經濟規律,從經濟未來發展來看,2020年無疑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中國經濟或將由中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經濟更注重質量和效益。開啟中國新常態的新35年已經來臨,2014-2049是中國經濟新三十五年,2014-2020又是新三十五年的第一個關鍵階段,中國改革的方向和發展的前景因它而定。

  總理記者會是每年全國兩會的壓軸大戲,2015年這次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的講話給新常態下的中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兩會無疑提振世界對中國的信心。兩會是一扇窗,世界從中國兩會看到了新機遇,未來五年中國經濟走向也向全世界展開了精彩的畫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