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的舉措要來得更猛些

http://www.CRNTT.com   2015-03-29 09:37:05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訊/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低了未來兩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測,對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降到3.5%,2016年降到3.7%。同時,它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約為6.8%,此前預計7.1%。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院日前根據工業、投資等主要數據也預測: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在6.85%。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記者田享華文章表示,這些消息似乎也在影響世界對中國的信心。在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左右”,從語義上分析,6.8%的增速當然屬於“7%左右”的範疇。

  不過,在現實操作中不免出現百密一疏的情況,如果眼光只是盯著7%,可能形成“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的結果——出現6字頭的增速。其實,不管6也好,7也好,這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名列前茅的增速,中國無需妄自菲薄,更不要因為機構看空經濟就坐臥不安。

  文章稱,中國需要改革的定力,也需要增長的定力。過去三十多年的治國理政經驗顯示,中國決策層總能找到維持經濟保持合理增速的法子,這一次也不會例外。從最近的政策取向來看,決策思路已經轉向“取法其上”,開啟了更加靈活、有效的經濟振興方案。要知道:經濟發展如爬坡過坎,沒有一定的速度就會掉下來。

  把脈近年中國經濟發展,可以發現多種因素促成了當前的經濟格局:一是近年的政策重心放在調結構、提升經濟質量上,對增長的預期淡化;二是原來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式微,新的發展模式尚未成熟;三是國際經濟形勢欠佳,讓中國進出口都蒙受陰影。

  文章提出,如果要對症下藥的話,國際經濟形勢是不容易迅速扭轉的,所以最好的著力點還是放在自己身上。首先就是需要調整決策的重心,比如把“穩增長”切實地放在“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前面,穩增長的舉措可以來得更猛烈些,各級政府在一些必要的投資領域要理直氣壯,不怕說閑話。

  就像李克強總理不久前以弈棋之道“點睛”中國經濟:“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當然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就目前而言,尤其是需要眼光和勇氣,比如貨幣政策採取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的策略,以維繫中國經濟穩定地處於合理區間。

  其次就是找准地方經濟的興奮點、增長點,這尤其需要地方主政官員動手動腦、勤政務實。最近,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這就是激活地方經濟增長的妙招,它不僅短期利好經濟,在中長期上也會釋放出改革紅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