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宋學文:一帶一路讓中美各有一片天

http://www.CRNTT.com   2015-04-07 09:51:40  


 
  宋學文認為,習近平拋出“新型大國關係”,其實是針對美國的“亞洲再平衡”做危機處理。如果等到美國再平衡政策完成部署後再去找美國談,屆時,可能最佳的時機已經流失掉了。所以,在希拉里透過學術刊物拋出“亞洲再平衡”後,中國內部就很快的研議,並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最快反應。 

  2012年的中國,已經是富有的中國,民族自信心已揚起、釣魚台事件也已經引爆,中國絕對不能示弱,但能夠硬碰硬嗎?中國雖然在經貿能力、外匯存底中國已有好的實力,然而,整個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科技力量,美國仍是絕對超越中國。中國在評估之後認為,強勢的去硬碰硬是有困難的。 

  他指出,中國大陸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胡錦濤時代的和平崛起、立規則,到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夢”,這三個不同的階段,並沒有明顯期程區隔,彼此之間有些是重疊的;在安全議題上要不要硬碰硬?習近平還是非常謹慎小心的。 

  習近平訪美後的“新型大國關係”,定調了美國與中國不採取在安全議題的正面碰撞,但採取了在經貿領域的競合關係,即競爭又合作,這是很重要的。到2014年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 提出了window of opportunity,揭示了中、美之間可以有合作的議題,包括軍事在內,更強調經貿、能源、人民、社會等軟性的東西。 

  “新型大國關係”是中國大戰略,習近平開始短時間內不去做衝撞第一島鏈的事。回顧過去,美、中、日學者,有許多的研究認為中國崛起,會衝撞第一島鏈、與美國做面軍事對決的見解。習近平揭示新型大國關係後,為前述的論調提出相當不同的觀點,中國不衝撞第一島鏈,但中國的發展仍與第一島鏈有關。 

  部分學界提出中國崛起衝撞第一島鏈的見解,最明顯的議題是釣魚台、東海防空識別區,以及兩岸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