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利大於弊

http://www.CRNTT.com   2015-07-29 07:30:42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報道,由於工作疏忽,美聯儲誤將研究人員經濟數據和聯邦利率預測報告提前公開發布。研究人員預計聯邦基金利率在今年第四季度將升至0.35%。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在0.13%左右波動,這意味著研究人員預計美聯儲今年年內將加息一次。研究人員預計到明年第四季度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1.26%。同時,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2.31%,明年經濟增速小幅升至2.38%,2017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17%。

  人民幣貶值壓力正在增強 

  證券時報發表記者吳智鋼評論文章分析,毫無疑問,美元將進入一個加息周期,美元升值也將成為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得到增強。實際上,無論從外部因素還是內部因素來看,人民幣適度貶值的時機已經到來。而人民幣的適度貶值,不僅有利於中國宏觀經濟的回暖,而且也有利於A股市場的活躍。

  首先,從外部條件來看,目前國際經濟總體疲弱,而美國經濟領漲全球。美元隨著加息而進入升值周期,而歐洲、日本繼續實行量化寬鬆政策,背向而行的貨幣政策,必然導致歐元、日元繼續疲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7月23日發出警告稱,由於美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差距拉大而導致的美元進一步升值,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嚴重負面影響。IMF在年度溢出影響報告中稱,油價降低、歐洲和日本擴大貨幣刺激,以及美國和英國的升息預期等因素造成了“溢出影響很大”的環境。整體來看,非美貨幣的貶值,將導致國際資本流出新興經濟體,繼續流向美國。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人民幣面臨較大的貶值壓力。

  其次,從國內條件來看,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的有力復甦仍然有待時日。一國匯率的高低,最終的決定因素仍然在於生產率的高低。目前中國勞動薪酬大幅提高,工資的漲幅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這將在客觀上導致了中國生產率的下降,而政府大力倡導的創業創新,理論上可以提高中國的生產率,但這兩創要真正形成氣候、結出果實,仍然有待時日。雖然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守住了7%的底線,但是,產能過剩問題仍然未能徹底解決,今年上半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441.8億元,同比下降0.7%,結構調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陣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培育都還需要經歷一段時間。今年以來提出的“互聯網+”、“工業4.0”、“金融+”等等創新路徑,或許可以催生新的增長點,但從理論到實踐,到真正形成規模,仍然有待時日。在貨幣政策上,中國人民銀行為了穩增長而實施多次降息降准,也不利於人民幣匯率的堅挺。

  其三,從進出口貿易來看,需要人民幣適度貶值。目前國內外需求疲軟,使中國進出口貿易處於困難境地。從2012年至2014年間,中國進出口貿易已經連續3年未能實現當年提出的目標。據海關統計,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9%。其中,出口6.57萬億元,增長0.9%;進口4.96萬億元,下降15.5%;貿易順差1.61萬億元,擴大1.5倍。外貿順差的大幅擴張令人疑慮,而外貿面臨的困難卻是現實的,上半年,中國與歐盟、日本雙邊貿易分別下降6.8%和10.6%。外貿面臨的困難,既有外需疲弱的因素,也有人民幣匯率堅挺的因素。在非美貨幣全線走低的情況下,人民幣保持了堅挺,出口的中國商品就顯得貴了,失去了價格優勢。

  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於提振經濟

  文章認為,在上述各種因素共振之下,人民幣匯率顯然面臨著較大的貶值壓力。在當今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人民幣貶值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應該是有利有弊。目前大力推進的人民幣國際化,需要有穩定堅挺的匯率基礎,但是,經濟的復甦又需要有人民幣適度貶值的支持。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於提振經濟,夯實幣值的基礎,利大於弊。

  從國內來看,國內需求不足,新訂單減少,勞動薪酬提高增加企業成本等等,都制約了經濟的回升,而刺激經濟的增長,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央行降息降准,為國內市場注入充足的流動性,推動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這樣的貨幣政策和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是相匹配的。指望在國內保持著充足流動性的同時,而在國際上保持著堅挺的匯率,是不現實的。另一方面,人民幣適度貶值,可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刺激進出口貿易的復甦,以支持宏觀經濟的回暖。只有在宏觀經濟出現強勢回升的勢頭,人民幣匯率才有堅挺的現實基礎。如果在經濟疲軟的時候,依靠在匯率市場上的強力干預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堅挺,將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得不償失。2014年7月以來,人民幣已經升值12%,而與此同時,則是中國進出口貿易持續的下滑。

  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於股市活躍

  文章表示,在人民幣適度貶值、國內利率趨於下降的情況下,居民將趨於減少銀行的儲蓄而加大對權益類的投資。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除了少數幾個城市之外,整體處於去庫存的狀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房地產市場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於頂部區間,顯然不再是適合投資的對象。剛剛經歷了大幅的價值回歸、讓“國家隊”維穩而又活了過來的A股市場,有可能成為大批居民投資的對象。去年以來,A股市場大幅上揚所形成的財富效應,已經吸引了很多存款從銀行搬家到股市,甚至還吸引了部分炒樓的資金,比如,溫州“炒房團”殺向股市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雖然6月中旬至7月上旬經歷的短期暴跌也嚇壞了很多人,但隨著股市的近期逐步穩定,慢牛行情的形成,財富效應依然會對儲蓄資金形成強大的吸引力,更多的社會資金仍然會流入股市;而新資金的流入,無疑更加有利於股市的活躍和走強。

  當前,歐美股市經歷數年的牛市之後,已經處於頂部階段,尤其是在美聯儲收緊貨幣的背景下,美國股市進入調整期的可能性很大。在全球股市不景氣的條件下,如果A股市場能夠異軍突起,繼續牛市行情,假以時日,有可能吸引國際資金流入A股市場,這樣的話,就更有利於A股市場國際化,同時也更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無疑,人民幣適度貶值,有利於A股市場的進一步活躍,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展開。

  那麼,人民幣的貶值如何才是“適度”的呢?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同時,而對歐元、英鎊、日元等主要非美貨幣的相對穩定,那就是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