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6年中國經濟須著力防範兩大類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5-12-18 08:10:02  


 
  金融扭曲加劇防範新風險點

  文章表示,在2016年中國經濟探底過程中,新風險點的防範、釋放及其治理效果,決定了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時點和幅度。

  近年來,中國經濟金融系統風險不斷累計和釋放,資金“脫實就虛”的流動不時表現為不同類型的“衰退性泡沫”,各種泡沫危機接連發生。每次危機的爆發都會對市場信心和金融系統產生一定的衝擊,而且危機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那麼,2016年下一個風險點會是什麼?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需要特別關注。

  第一,債券市場泡沫。股市泡沫破滅後,股市繁榮期間籌集的巨額投機資金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替代品,資金大量流入債市,新的泡沫開始在債市醞釀。公司債的發行更是出現“井噴式增長”,且發行利率屢創新低。

  目前市場存在的主要風險表現為杠杆率偏高、個別信用債違約以及市場對風險認識不足。由於交易所市場實行入庫可質押模式,基金、券商等機構投資者為了爭取利潤最大化,通常會對信用債加高倍杠杆。未來一旦資金狀況出現異常波動,將面臨被迫降杠杆的壓力,進而可能引發信用債的拋售。與此同時,公司債違約事件也頻頻發生。進入三季度以來,已有3起央企債券出現兌付危機。9月份,二重集團、天威集團均出現了違約事件,10月份中鋼集團違約。更值得擔憂的是,目前市場尚未對此做出反應,低信用等級的債券與高信用等級債券之間的利差尚未出現明顯擴大。

  因此,如何妥善處理股市泡沫破滅的後遺症,防範形成新的市場泡沫和系統風險,保持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對平穩地運轉,已經成為當前宏觀調控的核心任務之一。

  第二,局部地區房地產泡沫。今年4月份以來,受一系列寬鬆政策影響,房地產銷售出現明顯的回暖跡象。特別是6月份股票市場泡沫突然破滅,政策出台一系列寬鬆政策救市,造成了較為充裕的流動性,股市繁榮期間籌集的巨額投機資金開始在樓市尋找新的投資品,大量投機資金進入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新的泡沫開始在樓市醞釀。

  因此,在股市陷入低迷的同時,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卻在一系列寬鬆政策刺激下,開始出現“弱復甦”。自4月份以來,房地產銷售出現明顯的回暖趨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均從4月起止跌回升。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房價企穩回升,全國房價環比自4月起止跌回升,同比自8月起止跌回升。然而,本輪房地產復甦具有很多不確定性,最主要的風險是,脆弱復甦中分化加劇可能誘發嚴重的“虹吸效應”,尤其是個別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暴漲,不僅會導致局部泡沫問題,還會加劇局部地區困難和誘發系統性風險。

  在總體復甦脆弱的局面下,當前房地產市場呈現加速分化的趨勢。一方面,以深圳、北京為首的一線城市出現銷售火爆的局面;另一方面,三四線城市出現持續加速性下滑。一方面,大型房地產商在全國布局調整中出現業績全面改善;另一方面,固化在三四線城市的小房地產商出現業績加速性惡化。分化中復甦本是一種常態,但與前幾輪房地產復甦相比,本輪復甦分化的程度和速度大大超越以往,是影響復甦走勢的最大威脅因素。

  脆弱復甦下市場分化加劇,可能誘發強勁的虹吸效應:第一,大量房地產企業將重新布局開發戰略,加速各類開發性資金向一二線城市集聚;第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蕭條,而不是在一二線復甦的帶動下出現跟隨性復甦;第三,大型房地產商在全國布局調整中出現業績改善,而小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出現倒閉潮、部分縣級財政的困難將進一步加劇,從而引發局部的金融風險和社會問題;第四,在目前資金鏈十分緊張、企業債務率高企的狀況下,局部資金鏈的斷裂或金融風險的顯化很可能引發全局性的問題。因此,脆弱中加速分化的復甦存在著巨大的變數。

  第三,戰略性新興產業泡沫。政府主導下的創新創業活動、運動式地扶持和過度補貼以及缺乏資本市場力量來甄別創新中的風險,正在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醞釀新的泡沫。而中國針對創新創業的社會安全網尚未有效建立,缺乏為創新創業失敗者打造的軟著陸的緩衝墊,運動式創新創業之後可能出現的倒閉潮將會對經濟社會產生衝擊。

  我們在看到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逆勢增長的同時,也要看到其背後是大量的政策性補貼。一部分創新企業的設立和高速增長是建立在“講故事”、“炒概念題材”的基礎之上,而非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

  2015年股票市場泡沫破滅已經提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泡沫風險,同時也使這些產業的企業受到較大的衝擊。因為很多股票融資是通過中小板和創業板流向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股票崩潰首先從創業板和中小板開始,不但使很多企業前期的投資擴張變為“爛尾工程”,更為重要的是它使這一輪崛起的創新型人才背負過度的債務,打擊了全民創新和創業的信心。

  第四,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從未來世界經濟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走向來看,不僅全球外部需求將進一步低迷,而且以新興經濟體為主的金融大動蕩和經濟下滑可能進一步直接擠壓中國經濟復甦的空間,並成為中國宏觀風險的下一個暴露點。

  2015年受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因素影響,導致資金大量外流,給中國外匯市場和金融市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一個重要的觀測指標是中國外匯占款餘額變動情況。尤其是8月份匯率改革以來,資本呈加速外流的趨勢。資本大量外流造成中國外匯市場和金融市場出現巨大的波動。不僅如此,資本外流還給中國企業信貸造成了不利影響,給企業信貸融資增加了額外的壓力。

  因此,如果2016年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導致資本大進大出,將給中國經濟金融系統穩定帶來重大風險,並進一步直接擠壓中國經濟復甦的空間,成為中國宏觀風險的下一個暴露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