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創新創業與經濟強國的戰略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08:52:09  


從世界範圍看,科技革命推動產業變革,創新驅動大勢所趨,正在出現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歷史性交匯。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創新正在成為關乎中國前途命運的一場深刻變革。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文章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重構和重組過程,創新已從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一種政策選項升格為新一輪全球經濟格局重塑最為核心的戰略選項,全球步入到一個新的創新密集活躍期。為了在全球新一輪競爭中把握主導權和主動權,全球創新競爭手段更趨多樣且日趨激烈。中國需要吸收借鑒國際有益經驗,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新經濟成長,縮小“創新鴻溝”,這是推動中國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重大歷史性抉擇。

  創新創業的歷史選擇:中國在行動

  文章稱,從世界範圍看,科技革命推動產業變革,創新驅動大勢所趨,正在出現的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歷史性交匯。這種交匯,千載難逢,這是創新驅動的最大背景。

  中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正進入一個動力切換、結構轉變、階段更替和風險釋放的關鍵時期。特別是隨著人口紅利減少、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資源配置效率和要素供給效率下降,傳統數量型擴張的經濟模式已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經濟體量並實現高速增長。特別是當今技術創新進入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時代,經濟發展動力進入了以顛覆性技術創新為主導的新的歷史階段。

  “創新紅利”的作用將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揭示了新發展方式的新動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上升到國家經濟發展新引擎的戰略高度,“雙創”戰略給中國經濟社會帶來一場全方位的變革。

  科技產業政策與創新創業政策耦合發力。近一時期以來,圍繞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國家相繼出台了《深化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中國製造2025》、《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行動計劃與指導文件。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從企業登記、創新孵化器、風險投資、融資、稅收等多方面出台了鼓勵政策,為“雙創”鬆綁

  全社會創新創業倒逼機制正在加速形成。科研機構、大學、企業等競爭合作、並行發展,科技活動的群體基礎日益壯大。目前,全國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70%以上來自企業,有研發活動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6萬。2014年,中國R&D投入經費支出13312億元,占GDP比重為2.09%。國家安排了3997項科技支撐計劃,2129項“863”計劃課題。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累計支持213家創投企業。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236.1萬件,授予專利權130.3萬件。不僅湧現出華為 、BAT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公司,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大爆發,創新門檻大幅降低,草根創新、藍領創新、創客與眾創等開放、快捷和低成本創新活動大量湧現。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創新創業的主體多元化,創新邊界和空間大拓展。在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促動下,湧現出創新工場、天使匯、光穀咖啡、36 氪、柴火創客空間等一大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創新型孵化器。

  全球主要國家“雙創”戰略的新趨勢與特點

  文章介紹,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大體經歷過三次創新創業浪潮。第一次創新(創業)浪潮產生於資本主義的工業革命;第二次是二戰後復甦的商業經濟使大量的創新(創業)活動不斷出現;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新經濟革命風暴席捲全球,則是以經濟全球化擴張、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背景的第三次創新創業浪潮。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通過創新來擺脫危機,實現重生。為在全球新一輪競爭中把握主導權和主動權,將R&D、創新、人力資本納入國民經濟統計核算體系已成新的趨勢(美國 2013年已經調整,歐盟2014年實現調整,日本將於2016年調整)。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調整戰略方向,出台創新戰略或行動計劃,如《美國競爭力計劃》、《美國創新戰略:確保經濟增長與繁榮》、《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2011新版美國創新戰略》;《歐洲2020戰略》、《德國高技術戰略2020》、《2014德國工業4 .0版》,英國推出《以增長為目標的創新與研究戰略》,日本正在推進《創新2025計劃》等,其頻率之快、密集程度之高可謂前所未有,可視為全球第四次創新創業浪潮到來。

  1。美國創新創業戰略的趨勢及其特點

  美國一直是全球創新的引領者和風向標。然而,近些年來美國經濟潛在生產率持續下降,經濟實力明顯下滑,特別是2008年以來讓美國遭遇到經濟、金融與就業的多重危機,為重振美國經濟,促進可持續增長和高質量就業,保障經濟增長和繁榮昌盛,美國於2009年、2011、2015年連續出台三版美國創新戰略,層層遞進,特別是2011版的創新戰略完成了面向未來的美國新一輪創新創業戰略的整體布局。

  (1)新版美國創新戰略及其主要特點

  2011年發布《美國創新戰略:確保經濟增長與繁榮》(即新版創新戰略)的突出特點是“寓創新於創業”之中,提出要實施“創業美國計劃”,核心目標是促進大學實驗室研究成果的轉化,提高增長型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帶來經濟增長、創新和高質量的工作崗位,核心內容包括夯實創新基礎、培育市場環境和突破關鍵領域三大方面。

  第一,投資於創新創業的基礎要素和基礎設施。美國政府認為人才、科研、基礎設施成為創新和創業的基石,是經濟增長的“種子”,包括實施教育、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提升計劃,以及“教育促進創新”計劃等。美國的目標首先是建立一個具有國際競爭性和創新型的教育體系,並積極實施全球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計劃;其次是投資於一流的基礎教育和與研究有關的設施,推動創新創意思想的發展。此外,進一步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生態系統,開發部署新一代無線寬帶網絡,縮小城市與農村間 “數字鴻溝”,部署建設全國輸配電智能網絡,支持高速網絡、下一代超級計算機等領域的研究開發,保證美國I.T發展處於世界最前沿。

  第二,培育刺激創新創業的高效競爭市場。美國新版創新戰略從資本獲得、創新資助、集群發展角度闡釋了美國推動創新創業的新舉措;實施《中小企業工作條例》,為新企業增加獲取資本的渠道;推動知識產權改革,針對專利積壓和高價值成果轉化和保護等緊迫問題,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制度改革;更新法規,營造創業創新的法制環境;建設保護消費者和促進創新的開放網絡,反對壁壘限制;協調公共和私人部門聯合投資,加強政府對創新型小企業的政府採購,鼓勵大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夥伴關係等,積極建設有效配置創新創業資源的開放性競爭市場。

  第三,下大力氣培育新一代科技力量。美國通過引領創新潮流的尖端科學技術搶占科技發展的制高點,確立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領先地位。

  一是美國政府最先對大數據技術革命做出戰略反應,利用大數據提升國家競爭優勢 。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在大數據方面實施了三輪政策行動,在推進大數據上美國已經形成了從發展戰略,法律框架到行動計劃的完整布局。

  二是美國爭取在可再生能源、先進電池、替代燃料和先進汽車工業領域達到世界最尖端水平,在未來的能源經濟中占據領導地位。

  三是生物、納米和先進製造方面是今後幾年和未來數十年的經濟增長平台,是美國重點培育的潛在領域,包括完成重大疾病DNA 測序;實施國家納米技術行動計劃,啟動先進製造技術聯盟計劃,支持美國在開發先進製造技術上的領導地位。

  四是重點推動研發新一代的太空交通工具,創造性地使用國際空間站(ISS),開發新一代全球定位衛星和服務;利用寬帶、雲計算、數碼設備軟件等開發有利於教育改善的先進技術。

  (2)製造業創新重構新工業革命下的國家競爭優勢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掀起“再工業化”風潮,通過集中產、學、研等力量,結成“創新共同體”推動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創新發展。2011年3月,奧巴馬提出《美國製造業創新網絡計劃》;同年4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出台“21世紀大挑戰”計劃;2013年1月,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高端製造業國家項目辦公室聯合發布了《國家製造業創新網絡初步設計》。

  創新網絡計劃的目標是通過投資10億美元組建美國製造業創新網絡,從而推動高校、企業和政府部門形成合力,通過縮小科研與商業之間的差距,打造一批具有先進製造業能力的創新集群。此外,美國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戰略,其核心就是構建工業信息高速公路,保持其製造業的領先地位。

  (3)“創客運動”推動美國第三次創新創業浪潮

  全球最早的創客運動始於美國,在新一輪信息技術、眾籌機制、創客文化的共同合力下,創客空間運動成為一股全球化浪潮。根據全球創客空間維基站點的統計,截至2015年5月,全球一共有1899個創客空間,分布在超過120個國家。2012年,奧巴馬推動美國聯邦政府出台了《促進創業企業融資法》和《就業法》,旨在推動更多眾籌平台的出現,為創新、創業和創意提供資金支持。2014年,奧巴馬更是史無前例地宣布將每年6月18日定為美國“國家創客日”,以示對創客及創客運動的支持和聲援。目前,美國是全球創客空間最多的國家,“創客運動”被視為美國重振製造業和經濟創新的重大機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