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攜手復興文化中國 良機出現

http://www.CRNTT.com   2016-02-08 00:08:13  


 
  《社會科學的理路》

  基於這樣的考量,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針對發展本土社會科學的需要,撰寫一本《社會科學的理路》。我雖然不是出身自哲學專業,多年來推廣本土心理學的經驗,卻使我深刻瞭解國內的年輕學者需要些什麼。因此,這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所討論的“科學哲學”,主要是側重於“自然科學的哲學”,尤其強調由“實證主義”到“後實證主義”的轉變;後半部則在論述“社會科學的哲學”,包括結構主義、詮釋學和批判理論。由於包括心理學在內的許多門社會學科,都同時兼俱“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性格,一個年輕學者如果想要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上有所創發,非得要先瞭解這兩種“科學”的哲學基礎不可。

  這裡必須強調的是:我寫這本《社會科學的理路》,目的是為了要吸納西方文明之優長,再利用它來克服本土心理學發展上的難題,建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而不是為了要“如實地”反映西方科學哲學的“全貌”。因此,這本書的寫法跟西方一般科學哲學的教科書,也有明顯的不同。西方學術界所謂的科學哲學,通常是指“自然科學”的哲學,我治學的終極關懷,卻是要建立本土社會科學學術傳統,整合自然及社會科學,所以必須介紹“詮釋學”和“批判理論”。“結構主義”是人類學家發明的方法,西方科學哲學的教科書幾乎不談;我的興趣在於探討文化的深層結構,所以用“結構主義”作為結合自然與社會科學的樞鈕。

  跨學門的整合

  西方學術傳統將有關“人”之研究切割成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三大塊。心理學的發展經歷過三次大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s):第一波的行為主義,其哲學基礎是“實證主義”;第二波認知心理學是“後實證主義”;第三波則是本土心理學。台灣地區的本土心理學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清楚認識到:在全球化時代,發展本土心理學的目的,是要依照文化心理學“一種心智,多種心態”的原則(Shweder et al., 1998),運用“多重哲學典範”(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整合西方三大學術傳統常用的哲學典範,包括“後實證主義”(心理學)、“詮釋學”和“批判理論”(社會學)、以及“結構主義”(人類學),建構既能說明人類普世心智(universal mind),又能說明特定文化中之心態(specific mentalities)之“含攝文化的理論”(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克服現代心理學之父Wilhelm Wundt(1832-1920)未能以科學方法研究文化的難題,並整合Vygotsky(1896-1934)所主張的“意圖心理學”(intentional psychology)和“科學心理學”(causal psychology)。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