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大教授在港演講:中國不應過多介入中東

http://www.CRNTT.com   2016-03-30 00:07:24  


北京大學教授王鎖勞(左)在香港大學演講。(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楊犇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東研究中心主任王鎖勞日前在香港大學講座中談到中國與中東國際關係時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唯一適合在中東發揮領導力的面向。

  他分析稱,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導致“伊斯蘭國”武裝壯大,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政府都疲於應對,但目前奧巴馬政府也沒有真正打擊“伊斯蘭國”的計劃,只是象徵性地派遣部隊,同時,奧巴馬政府邀請中國加入打擊“伊斯蘭國”,這顯然是一個陷阱。

  他提到,中國在中東歷來是發揮“補充作用(supplementary)”,是對聯合國、美國和俄羅斯在該地區的領導角色(leading)進行補充,但自從阿拉伯之春以後,這種局勢改變了,中國開始在一些領域扮演起“特有”作用,譬如,在去年促成伊核談判達成聯合全面行動計劃的過程中,中國就不再是扮演“補充”角色。

  “即便中國有了發揮領導作用的實力,我也不建議中國在中東扮演領導者角色,一帶一路除外。”王鎖勞強調。

  他解讀道,中國是中東很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一方面沙特、阿聯酋亟待中國出口石油和自然資源,另一方面,中國能幫助這些自然資源豐厚、但基礎設施欠發展的國家完善建設,特別是伊朗,該國人口眾多,解除制裁以後百廢待興,總統魯哈尼正在實施龐大的基建項目,藉此中國可一方面加強與伊朗的天然氣合作,另一方面幫助伊朗完善鐵路建設,目前,從首都德黑蘭到聖城馬什哈德的鐵路就是由伊朗基礎設施工程集團MAPNA和中國中機公司及蘇電集團共同承建。

  王鎖勞在講座中提到中國對外援助過多,但中評社記者援引同為北大教授王逸舟的觀點提問稱,王逸舟認為中國對外援助並不高,譬如2010年只有20億美元,只佔到國民收入的0.034%,遠低於同年美國的對外援助(301億美元占國民總收入0.21%)。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