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灣兩條基本路線發展決定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6-06-19 00:06:58  


 
  因此,民進黨一時贏在用“本土化”誤導了台灣民眾,順應、引導、利用了台灣當下的社會運動和社會問題。國民黨內的一些勢力也被牽著鼻子走、“拿香跟拜”,塑造台灣主體性“對抗”中國大陸,是“算錯了賬”。國民黨輸在用扭曲的“本土化”自我分裂、消解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本土化本身是中性的,它不等於接地氣,不等於直接有利於台灣人民,更不等於與大陸對立。國民黨存在的脫離民眾、脫離基層、執政不力等問題,不在本土化不夠,更不在發展兩岸關係之過度,而在於國民黨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老人政治、階級屬性、內部不團結等問題本身。在合理限度內,國民黨本土化本身可以理解,但是一些國民黨內部勢力在一定程度上把本土化與發展兩岸關係有意無意地對立起來、與打擊黨內外省勢力、爭權奪利結合起來,遇到困難就遠離大陸、切割大陸,甚至把國民黨敗選原因指向大陸,認識不到失敗的根本原因,這就大錯特錯了。在階級和特質上,國民黨的優勢就在於多元性和開闊的視野,目前最大的優勢在於兩岸關係,這是民進黨所無法比擬的,丟掉這些優勢和特色,甚至搞成“獨台”,方向就偏了。

  台灣社會的兩條基本路線

  自上世紀90年代以後,特別是2008年馬英九上台以後,在大陸快速發展過程中,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的日益頻繁,大陸對台灣的影響日漸增大,兩岸關係越來越密切,台灣政治社會背後存在的兩條基本路線、兩個基本政策取向、兩種基本思維方式也愈發明晰。

  一條是強調愛台灣、台灣人出頭天、台灣主體性的本土化認同與政治路線,理論支撐是台灣所謂的自由民主體制、台灣的文明環境和台灣的前途命運由2300萬台灣人決定,它是相對防守性的、保守的,具有很強的煽動性,甚至被用來鼓吹台灣“獨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