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回歸19年 如何令香港重新起航?

http://www.CRNTT.com   2016-07-01 00:07:27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記者 黃博寧)今天是香港回歸19周年紀念日。繼去年政改失敗、今年旺角暴亂後,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5月訪港,歷史性地見了泛民主派議員。此時此地,香港有“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等利好,但更多人認為香港政治焦灼,經濟缺乏新增長點,困難不少。香港的明天會怎樣?

  陳勇:制度試錯理性看待 凝聚正能量重新起航
 
  全國人大代表、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陳勇對中評社表示,1997年香港順利回歸,政治上實現平穩過渡,成就舉世矚目。香港現時面對的問題,一方面,是本港社會利益高度複雜多元,又襲承來自英國有缺陷的制度發酵所至。另一方面,作為傳統經濟大都市,本港缺乏政治人才,回歸後市民的政治參與增加,不確定性增高,在此基礎上漸進式政治改革的試錯,應理性看待。

  他表示,香港過去的成就,受益於英國的文官制度、法治體系以及幾次南下遷徙帶來的充足人才,然而最根本的是背靠祖國大陸的地理優勢。香港經歷了社會運動,出現了衝擊法治、泛政治化等令人擔憂的趨勢,不過使香港經濟繁榮的基本盤還在,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緊密聯繫沒有切斷,中央政府對港也有一如既往的支持,香港未來的發展前途仍然看好。陳勇呼籲,本港市民共同保護法治精神、契約精神,保持專業水平和操守,凝聚正能量,守護香港,打造和國家的命運共同體。

  他也表示,香港需要高素質、有擔當,能夠經歷政治發展重大考驗的人才,也需要民眾在民主權利的行使中不斷成熟,讓正能量始終占據社會主流,令香港早日重新起航。

  盧文端:切記泛政治化 有困難實事求是解決

  全國政協委員盧文端對中評社表示,香港回歸的19年如白駒過隙,如今政治民生都面臨不少困難,但更要客觀看到這些年所取得的成績,看到中央政府、特區政府為香港繁榮穩定做出的巨大努力,抓住“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所賦予的機會,發揚獅子山精神,迎難而上,保持對“一國兩制”的信心,發展“國家所需、香港所強”,爭取更好的明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