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年“大考”後,上海自貿區下一步做啥?

http://www.CRNTT.com   2016-08-31 07:36:01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快三年了,現在正是進行三年總結、規劃未來藍圖的好時機。在評價三年運行成績單時,一個重要的標準是“不忘初心”,也就是說要緊扣國家當初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基本目標。

  解放日報發表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石良平文章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並不是現有“綜保區”的一種簡單升級,而是國家對接國際投資貿易新規則的一種制度試驗,因此就有了“自貿試驗區不是政策優惠窪地,而是制度建設高地”一說。在上海自貿區的總體方案中,設定五大目標,即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投資領域開放、推進貿易發展方式轉變、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完善法制領域制度保障。經過三年實踐,我們在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在其他幾個目標方面,或多或少都與當初設定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其中最值得花力氣的是,通過服務業開放促進服務貿易發展。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額占全球比重僅為6.1%

  文章稱,近20年來,基於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全球國際貿易出現高速增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國際貿易增長速度出現下降,但國際貿易中服務貿易的增長勢頭不減。據統計,全球服務貿易總額已從1995年的2.38萬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9.80萬億美元,20年間增長了3.12倍,超過全球國際貿易總額的增長幅度; 服務貿易占比也由1995年的18.6%上升到2014年的20.9%。

  服務貿易增長之所以超過貨物貿易增長,一方面是因為服務的附加價值高,貿易升級必定會提升服務貿易份額;另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技術的接入,使國際分工從傳統製造環節向生產性服務業等高端環節延伸,從而引發全球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與升級,帶動了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中國的服務貿易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為7130億美元,占貿易總額比重從2011年的10.3%迅速上升到15.4%。之所以出現快速增長,首先要歸功於服務業的快速增長。加入WTO後的2001年到2014年,中國服務業年均增長速度為10.6%,超過GDP的增長速度。預計未來5年,仍會保持年均10%的增長水平。其次,與近年來服務業不斷對外開放有關。從引進外資結構看,近年來服務業的外資數量已經超過製造業。從開放的領域看,外資可以進入的服務業領域不斷擴大,旅遊、運輸、國際貨代、會計事務、資產評估、出版、印刷、建築、房地產及物業管理、音像製品、餐飲、娛樂、維修、咨詢、廣告、醫療、教育、租賃、商檢、工程設計等領域均已不同程度地向外資開放。

  儘管服務貿易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但與貨物貿易相比,它仍然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個短板。目前,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球比重約為15.1%。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額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只有6.1%,與貨物貿易相比差距很大。在服務貿易引領全球貿易的趨勢下,這個短板會逐步拉大我們與發達國家貿易之間的差距,也會使我國國際貿易長期停留在附加價值低的領域。

  相對於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服務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規則密集型。規則,或者說貿易政策,對服務貿易的影響不可小視。當今世界,對服務貿易發展有重大影響因素的,就是以美國為首的、正在進行的3T協定談判(TPP、TTIP、TISA)。以TISA為例,這個由51個WTO成員國(其中歐盟28個成員國被視為1個單獨成員)參與的服務貿易協定談判,已經基本達成了成員國必須在“基本上所有模式和行業”內開放服務業。所有外國服務提供者及其產品將獲得國民待遇,只有很小範圍的服務業(在負面清單上標明的)可以除外。由於參與TISA談判的成員國的服務貿易額覆蓋了全球70%的服務貿易,因而協議一旦達成將主導全球未來的服務貿易走勢。

  中國曾於2013年9月提出加入TISA 談判的申請,但最終沒有獲得批准。拒絕的主要理由是,中國服務業開放的程度還沒有達標。從戰略上說,在3T中,中國加入TISA的戰略意義最大。第一,參與TISA談判的成員國最多,影響也最大。中國只有參加進去了,才能更好獲得制定國際服務貿易規則的話語權;第二,中國的加入可以為“金磚國家”的加入打開一個通道;第三,加入後可以用更高的投資和貿易標準促進國內服務業的體制改革與進一步開放;第四,可以獲得TISA其他成員國的市場准入,為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提供更大空間,改變中國服務貿易長期逆差的情況。因此,中國加入TISA談判,可以說是一個最優的選擇。而這個最優選擇能夠實施的前提,就是上海自貿區對服務業開放的試驗程度。

  對接服務貿易新規則上海有能力再向前一步

  文章分析,在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的五大任務中,第二個任務是擴大投資領域開放。這裡面,第一個內容就是擴大服務業的開放,並且選擇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文化和社會六大服務領域率先試點開放,通過在這些領域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範圍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為服務業擴大開放提供便利基礎。

  2013年,上海自貿區在這六個服務領域中制定了23條服務業開放措施;2014年,又制定了14條服務業開放措施。這些開放措施實施以後,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也積累了進一步開放服務業的經驗,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探索對外開放的新路徑和新模式。由於負面清單管理是一個新的投資管理模式,因此有一個不斷探索完善的過程。從2013年到2015年的三年間,上海自貿區對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行全方位的探索和較大幅度的調整,不斷向國際高標準規則靠攏,大大簡化了投資審批和登記流程,提高了投資管理效率。

  二是遵循循序漸進的開放原則,探索最佳的開放路徑。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開放路徑,上海自貿區服務業開放力圖與國家的開放戰略保持一致,注重先易後難,注重國家安全意識,使開放措施能夠最大限度得以實施。

  三是堅持擴大開放與事中事後監管體制建設相結合。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相適應的,就是在放鬆服務業准入審批的同時,要建立事中事後的監管體系。這是市場准入放鬆後,市場能夠正常運行的制度保證。上海自貿區堅持的一個原則是: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建設到哪裡,負面清單的准入條件就放鬆到哪裡。為此,上海自貿區構建了安全監管、反壟斷監管、社會信用體系、企業年度報告公示、信息共享與綜合執法、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六大事中事後監管制度,以保證服務業擴大開放後的市場秩序。

  上海自貿區在服務業開放方面已經邁出了步伐,取得了一些經驗,但與全球服務業開放趨勢相比,與TISA所討論的服務貿易新規則相比,我們改革開放的步伐還是顯得太慢,與全球服務業開放的差距甚至有越拉越遠的趨勢。這種狀況值得高度重視。

  總體上看,目前中國服務業開放度是比較低的。當初加入WTO時,我們在服務部門開放的承諾比例為55%,這個承諾在發展中國家是處於較高水平的。但在160個服務部門中,我們同時對近100個部門的開放承諾設定了約束性條件,這個比例大大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在WTO對服務貿易的四種分類模式,即跨境支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中,中國在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兩個領域的開放度一直較低,跨境支付也是一個較難邁過的坎。正因為如此,上海自貿區在對接國際服務貿易新規則,並推動服務業進一步開放方面的任務,就顯得尤為迫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