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曹斯傑語中評:台灣在歷史斷層破碎帶被凌遲

http://www.CRNTT.com   2017-04-18 00:13:03  


台南一中退休歷史教師曹斯傑受訪,從歷史與二戰的侵略受害角度,評八田與一農業水利工程功過。(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台南4月18日電(記者 趙家麟)立於台南烏山頭水庫內的一座日據時期日籍技師八田與一銅像 ,16日遭破壞斷頭,引發藍綠互嗆與日方關注。台南一中歷史科退休教師曹斯傑17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談對台灣農業、農民的貢獻,如果八田與一銅像斷頭要接回去,被肢解、推倒的蔣介石銅像就更應該修復。

  曹斯傑是台南一中歷史科退休教師,在校期間曾任台南一中社會資料館館長。退休後曾出台灣公教退休人員總會副秘書長兼會務組主任,去年已辭退。

  曹斯傑對中評社表示,八田與一銅像斷頭事件發生,許多人拿多處蔣介石銅像遭到肢解、推倒相提並論,有些人以砍首銅像的手段,將八田與一與蔣介石當成不滿殖民、威權統治的洩恨對像。

  他認為,撇開民粹對抗與仇恨情緒,如果八田與一因為殖民時期水利建設對台灣農業的貢獻而受推崇,我們就該從人類歷史、從對台灣農業、農民貢獻的角度來看,不妨將八田與一的背景與屬性與蔣介石相比。

  他指出,八田與一是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一名技術官僚,奉命來台執行日本殖民政府規定的台灣農業化政策,水利建設為增加糧食生產,目的是要支持日本帝國主義戰爭所需,台灣農民吃不到自己種的稻米,多數農民吃的是甘薯刨成細絲晒乾的“甘薯簽”,佃農的身分也沒有改變,整體而言,台灣農民的待遇是被殖民統治所剝削的。

  再從人類歷史來看,八田與一雖因然為水利工程設計,促使農業生產技術上有所進步,但當時在台灣生產的糧食,主要是提供做為日本軍糧,水利灌溉的成果,卻延長了亞洲地區的戰爭,也增加了亞洲地區人民被侵略的傷害,從這一點看,八田與一所執行殖民統治、支持侵略亞洲的農業政策,都是禁不起歷史檢驗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