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中華文化與中國新形象

http://www.CRNTT.com   2019-02-24 00:03:35  


 
  浙江省委黨校教授李濤在題為“當前兩岸青年新媒體交流的理論思考”的論文中提出,新媒體跨越傳統障礙進行無遠弗屆的傳播威力,及其對青年行為和觀念的建構、形塑作用,已經有目共睹。在這種背景下,如何重新認識新媒體和兩岸青年在兩岸交流、兩岸關係的影響和作用,已經成為對台工作中需要思考的一系列重要問題。他建議:(一)完善頂層設計探索推動兩岸新媒體開放;(二)注重培養兩岸青年新的趨同化媒介接觸習慣;(三)適時適度引導兩岸焦點議題同時增強輿情預警;(四)注重挖掘和培養兩岸青年新媒體交流的“意見領袖”;(五)線上網絡交流和線下現實交流雙管齊下。另外,台灣青年想要在大陸的發展機遇中取得成功,就必須消除“過客”心態,不僅要在學習、生活、就業和創業中接觸大陸,更要在情感和價值觀上主動融入大陸。可以肯定的是,基於這種趨勢,兩岸青年的新媒體交流以及由此帶來的融合與合作一定是雙贏效果。

  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李毓峰在題為“試論兩岸和平統一前之‘統合發展’”的發言中提出,自《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衹要順應時代潮流和歷史趨勢,體現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民願望的實事求是精神,就能準確認知兩岸關係發展的深刻規律。未來,兩岸若能以”統合發展”作為統一前的最後過渡安排,在一個中國、兩個地區、兩個政治實體的原則和基本框架下,簽訂和平協議,構建“特殊的兩岸統合模式”,共同推動兩岸統合發展,進行兩岸政治、法制、經濟、社會體制的統合與共同治理,完善兩岸一體化整合機制,那麼便可循序漸進、自然而然地完成國家完全統一進程的三部曲:融合發展、統合發展、和平統一。

  南台灣兩岸和平發展研究院執行長林信雄研究員提出,自1987年兩岸開啟交流大門,走過30年歲月,彼此互動與整合已顯得更趨深化,不因偶發的政治與突發事件而產生嚴重的倒反結果。兩岸共享的文化與歷史淵源,讓雙方體認到促進經濟整合的利益,遠高過相互對峙的代價,這也是推動兩岸不斷融合發展的深層動力。弘揚中華文化之際,明白地揭露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當局的文化台獨本質,以確認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主體文化,匡正錯誤的台獨文化史觀,才能夠逐步有效遏制文化台獨的蔓延與影響,避免中華文化被台獨分裂勢力所踐踏與蹂躪。在反擊各種形式上的台獨分裂行徑中,打贏這場反台獨分裂的文化戰。兩岸同胞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多種多樣的海峽兩岸的廣泛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強化台灣民眾的中華文化意識與中華民族意識,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共同保護好、維護好中華民族這一共同的精神紐帶和精神家園。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提出,讓台灣同胞優先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對於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有利於構建物質文明的兩岸命運共同體。如果進一步,再大力復興中華文化,做到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必然會在兩岸之間形成心靈契合的融合力量,有利於構建精神文明的兩岸命運共同體。我們相信,以物質文明的兩岸命運共同體作為依託,精神文明的兩岸命運共同體將在復興中華文化的具體行動中水到渠成,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偉大貢獻。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在以“兩岸文化認同的外溢效果與政治認同”為題的發言中提出,兩岸的文化交流在過去兩年仍舊維持一定熱度,多元且頻繁地進行。就結果來看,文化造成的身份認同成效有限,同一時間內的政治認同出現變化,恐怕難以用身份認同變化為基礎加以解釋。亦即,文化交流影響身份認同、身份認同再影響政治認同的外溢過程,看起來並不如預期。至於如何解釋身份認同不變,但政治認同卻出現變化,或許還是回歸到兩岸經濟、政治實力的差距擴大,台灣民眾對於未來兩岸關係高度不確定性,以及缺乏自信的心理因素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