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美全球民主聯盟劍指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21-03-20 00:04:42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執政,一直醞釀的“全球民主聯盟”構想將進入具體操作階段。
  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研究員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美國“全球民主聯盟”的構建及其影響》。作者認為,隨著拜登上台執政,美歐聯手構建“全球民主聯盟”成功的幾率明顯上升。儘管內部成員未必能夠在所有問題上步調一致,但在一些涉華問題上採取統一立場是完全可能的,比如人權、貿易、WTO改革等議題上。這種所謂的“民主國家聯盟”一旦成為現實,美國勢必要加大推進民主和人權的力度,在知識產權、科技封鎖等議題上採取對華統一立場,從而對中國構成更大的壓力。文章內容如下:

  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執政,一直醞釀的“全球民主聯盟”構想將進入具體操作階段。歐洲方面也有了動靜,一些政客開始應和這一動議。由於矛頭直指中國,我們有必要對拜登“全球民主聯盟”有一個清醒的認知。

  一、“全球民主聯盟”不是新鮮事

  “全球民主聯盟”的概念和倡議在西方國家已經流傳了十餘年時間。早在2006年9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發表了名為《鑄造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又稱“普林斯頓文件”)的報告,著眼於塑造美國21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民主國家聯盟”是美國普林斯頓國家安全報告提出的核心概念。這份報告建議美國政府發動全球民主國家組成“民主聯盟”,推動聯合國改革,建立新世界的主導機構。①之後美國在北約峰會上提出“全球夥伴關係計劃”,建議北約同日、韓、澳、印度、巴西和南非等“民主國家”加強合作。應該說,“民主聯盟”戰略符合美國的價值理念,和推進民主戰略也一脈相承,還有助於增強美國同盟體系內部的凝聚力。

  由“全球民主聯盟”演繹而來的“民主十國”也不是什麼新概念。“民主十國”指的是G7集團成員國,再加上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三國。2008年,當時在國務院政策規劃小組工作的阿什·賈因(Ash Jain)及同事戴維·戈登(David Gordon)首次提出建立民主國家集團的想法,就是將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美國盟友的政策規劃主任召集在一起就全球挑戰展開戰略對話。正如賈因在受訪時所指出的那樣,在自由民主國家幾乎不占上風的時代,這些國家需要更好地協調各自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