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新冠疫情下台灣思潮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1-09 00:03:08  


 
  謝金河是台灣知名財經媒體人,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這次疫情讓台灣更有自信,展現了台灣的軟實力。他在《財訊雜誌》第600期發表“台灣的轉機在疫情蔓延時”的文章,提出疫情強化台灣“軟實力論”,認為“經過這場疫情激蕩,台灣至少展現了幾個軟實力,首先是台灣雖然沒有加入WHO,但擁有全世界最好健保制度,有非常健全的公(共)衛(生)體系,人民的健康可以確保,未來我們還可以向全世界昭告,台灣的醫療體系可以支援全世界”;“二是台灣是華人世界中最透明的政治體制,相對中國的集權獨裁,台灣要勇於站出來告訴全世界,台灣與中國不一樣”,“三是……這是重建產業鏈最關鍵的時刻”。同時,他認為“這次疫情對台灣的衝擊顯然是危中有機,可能是台灣另一次脫胎換骨的機會”。他強調,“武漢疫情引來全球恐慌,全球資本市場也以大跌回應,奔馳了十幾年的世界經濟突然遭到亂流,但台灣在2019年的經濟表現已在四小龍脫穎而出,這次疫情襲來,也可能是台灣破繭而出的好機會,台商回流,台灣供應鏈重組,過去遭到中國殺擄的產業再生,然後是台灣主體性,命運共同體的重塑,這可能是台灣邁出下一步最關鍵的契機”。台民意機構負責人游錫堃甚至公然聲稱疫情有利於強化所謂“台灣國家意志”,將新冠疫情視為增強“台獨”意志的好機會。

  謝金河還表示,台灣執政團隊在疫情中的表現“讓執政的效率與品質有效提升,這是增加台灣人光榮感很重要的一步”。台灣“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也有類似認識,認為疫情是台灣產業轉骨的好機會,她強調“台灣產業一定要把握機會,借力危機,轉骨躍進,開啟未來新世界”③。

  台灣疫情在較長時間內比較輕(2021年5月中旬才暴發較嚴重的疫情與死亡現象),防疫啟動較早,處理措施較為果斷,初期效果比較好,也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但台灣一直堅持不篩選核酸檢測,也存有隱患,初期疫情不嚴重有很大的僥幸成份。於是台灣藉機宣揚台灣經驗,宣揚台灣健保制度,綠營媒體更稱台灣是“防疫小巨人”,台灣當局開始大搞“口罩外交”與“防疫外交”。台灣在口罩供應逐步得到保障後,開始向美國等國際社會提供捐助,但總量有限,對美國初期是每周10萬片,對國際社會提供總計1000萬片,藉此推動台灣與國際社會的疫情合作,號稱防疫打“國際杯”。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台灣民眾的自豪感,台灣的主體意識與台灣意識也隨之增強。

  新冠疫情是全人類的共敵,是人類面臨的一大災難,已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與龐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全球展開前所未有的防疫與抗疫行動,共尋有效疫苗共滅之。然而,在台灣綠營勢力心中,新冠疫情似乎不是一場應躲避與對抗的災難,反而是台灣發展的機遇,是展現台灣“軟實力”的機會,是彰顯台灣優異政治體制與治理能力的機會,是“轉骨”的好時機,是強化台灣主體意識的大好時機。這是台灣社會出現的一種極端的、反人類的、狹隘的、自私的陰暗心態與反文明思潮。然而,殘酷的現實是,新冠疫情的蔓延與變異毒株的出現,不僅未能成為台灣發展的機會,反而遭遇新的打擊。2021年5月中旬之後,台灣第二波疫情大暴發,一度每日有數百名確診患者,死亡人數超過800人,新冠死亡率達5.22%(全球平均2.1%),創下世界之冠,而且出現嚴重的疫苗短缺現象,防疫奇跡破產,成為“疫苗孤兒”。這是對台灣社會疫情“對台有機論”的當頭一棒,是沉重一擊,應該有助於台灣社會的反省與反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