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勢不可擋

http://www.CRNTT.com   2023-01-01 00:03:04  


 
  就談判地位而言,1993年白皮書第三部分援引葉劍英談話內容,建議由兩岸執政的國共兩黨舉行對等談判。同時引述江澤民講話:“中國共產黨願意同中國國民黨儘早接觸,以便創造條件,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④2000年台灣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0年白皮書則主張以一個中國原則為談判基礎,保證談判最終目的是實現和平統一。這也說明在兩岸現實政治中,無論誰執政台灣,中國大陸都沒有放棄與其談判的意向。2022年白皮書在談判地位上的陳述呈現了較為細微的變化,刪去了“衹要兩岸坐下來談,總能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談判的方式”⑤等內容,並就兩岸協商談判的程序、方式、談判人員進行了陳述。如果說前兩版白皮書還在就邀請對岸進行談判釋放善意的信號,那麼新版白皮書則是堅定地表達了兩岸協商談判的必然性。這一轉變也充分體現了大陸牢牢把握住了台海問題的時、勢、義,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協商中佔據主動先機。

  就談判底線而言,三版白皮書均堅持一個中國為原則底線,以和平統一為政策出發。三版白皮書對於談判的底線至今未曾改變,中國大陸始終堅持“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同一切分裂祖國的行為和言論做堅決鬥爭,並對分裂祖國的“台獨”頑固分子進行法律上的制裁。這也說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對話與談判的基礎,“促統反獨”是當前工作的主基調,目的是保障台胞的利益福祉和為兩岸人民謀取實質福利。

  (二)關於惠台政策的闡述變化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告台灣同胞書》,提出兩岸一中原則下交往的方針、政策,這對探索未來國家統一的路徑,無疑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引與政策指南作用。至此之後,大陸對於台胞,不同時期出台了不同的惠台利民方案措施。

  1993年白皮書第四部分,在推動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經濟方面談到,“敞開門戶,促進交流,歡迎台商來大陸投資和從事貿易活動,並為之提供優惠條件和法律保障。”白皮書最後也呼籲台灣當局,兩岸在實現統一後可攜手合作,互補互助,發展經濟,共同振興中華。1993年白皮書囿於篇幅,並沒有具體詳盡地闡述優惠政策。但隨著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擴大,面對台胞投資者的現實需要和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客觀事實,僅有行政性的法規是不足以應對實際情況的。1994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應運而生,填補了海峽兩岸關於經貿往來的詳細法則,並為台資的輸入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注入了嶄新的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