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內地漢字應用 必須“識繁”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8-19 14:27:10  


在內地簡體字穩定使用狀況下提出恢複繁體字,除帶來不必要負擔,還可能影響交流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訊/《光明日報》今天刊登評論員李蹊的文章“漢字應用不必‘識繁’”,文章表示,“…我們說漢字應用無需強調‘識繁’,並不是反對識繁體字,識字,無論繁簡,當然是越廣博越好…在簡體字通行、穩定的使用狀況下,提出恢復繁體字或者退一步提倡認識繁體字都是沒必要的折騰,除了給學習者帶來負擔外,還會影響交流,進而可能會對國家的經濟、文化、教育、國際交流、信息化等事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文章內容如下:

  8月1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對《通用規範漢字表》征集意見。此次規範漢字表內有繁體字和簡體字對照表,但是國家語委負責人明確表示原則上不恢復繁體字。於是,又有人提出“識繁寫簡”是可取之道,理由無非是一方面在學簡體字時不丟繁體字的老根兒;另一方面更好地體現新世紀的文字理念,承認書寫簡體字已被人們所接受並形成了習慣。 

  表面上看,這種主張兩全其美,既堅持了簡體字,又保留了繁體字。仔細想來,殊無必要。 

  試想一下,如果大家寫的都是簡體字,書刊報紙也都是簡體字,認識繁體字又有何必要呢?認識了不使用,如同買了一個工具卻閑置,久而久之,只能被忘記或者丟棄。有人說,認識繁體字可以讀古書,可以傳承文化。其實,讀古書讀的是古人書中道理,而不是他書寫的文字。現代人讀不懂古人的書不是因為繁體字還是簡體字,而是因為不懂古代漢語,包括文字、音韵、訓詁、版本、目錄,還包括古代文化知識等一大套學問。因此,北京大學著名教授蘇培成曾說過:讀古書的門檻不在文字,而在語言。語言文字是向前發展變化的,在語言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的情況下,以為認識繁體字就能讀懂古書的思路未免簡單了些。相反,如果一個人懂得古代漢語,即使簡體字版的古書,理解起來也不會有阻礙。說到底,能不能讀懂古書,關鍵在自己的學問,不能讀不懂就歸咎於簡體字。 

  當然,我們說漢字應用無需強調“識繁”,並不是反對識繁體字,識字,無論繁簡,當然是越廣博越好。如果從個人文化修養的角度來講,認識繁體字,甚至認識小篆、大篆都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日常語言生活應用中,則無需強調必須認識這些,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學習負擔。 

  漢字是一種交流工具,工具必然追求更方便合理的使用。簡化是漢字自身發展演變的一個客觀規律。新中國建立之初,成人文盲率占80%以上,漢字繁難,應當改革,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共識,推行簡化字成為必然。據統計,《簡化字總表》第一、二表繁體字的平均筆畫數是每字16畫,簡化後平均筆畫數每字為8畫。筆畫減少後,書寫效率明顯提高,為當時掃除“文盲”、普及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應當說,簡體字在國民教育水平提升及社會生活便利方面功莫大焉。現在,在簡體字通行、穩定的使用狀況下,提出恢復繁體字或者退一步提倡認識繁體字都是沒必要的折騰,除了給學習者帶來負擔外,還會影響交流,進而可能會對國家的經濟、文化、教育、國際交流、信息化等事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