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警惕美國“再平衡”外衣下的貿易保護

http://www.CRNTT.com   2009-09-23 09:49:23  


美國一貫把本國利益放在世界利益至上,要聼其言觀其行。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訊/G20匹茲堡峰會召開在即,美國提議把“全球經濟實現再平衡”作為峰會議題之一。中國證券報發表社評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進入後期、各國討論刺激政策退出之際,美國的提議實質上是為了盡快擺脫巨額赤字和貨幣貶值壓力,抑制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出口。所謂“全球經濟再平衡”是給新貿易保護主義披上的華麗外衣,值得高度警惕。

  文章稱,早在金融危機爆發初期,美國官員就把危機歸咎於全球經濟失衡,認為中國、德國等大量對美出口,形成巨額貿易順差再投資於美國,促成了金融泡沫。這種對危機爆發原因的解釋顯然站不住腳,也一再遭到各國專家學者的批駁。在美元鑄幣稅的特權下,美國濫發貨幣獲取全球的商品和資本,終於造成全球流動性過剩及金融泡沫破裂。再加上國際金融監管體系中發達國家獨操主導權,金融監管存在嚴重漏洞,才釀成了這場全球危機。

  因此,危機的根源在於由單一主權貨幣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造成美國始終陷在或者美元貶值、或者全球清償力不足的兩難境地中。這也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來所有金融危機的共同根源。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和增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才是避免危機的長遠之策。

  當然,尋求全球經濟平衡也是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的訴求。中國一直致力於刺激國內消費,降低貿易順差,也取得了可喜成效。然而,全球經濟不平衡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成因複雜,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徹底解決。如果強行推進,貿易保護主義泛濫將成為大概率事件,從而導致全球貿易萎縮,經濟復甦的進程將大大放緩。

  文章認為,在目前階段,美國要求“全球經濟再平衡”,有推卸責任的嫌疑。當前美國面臨1.38萬億美元的聯邦財政赤字,為危機前(2007財年)的8.5倍,帶來巨大的貨幣貶值壓力,是埋在美國經濟復甦之路上的“定時炸彈”。尤其是在全球出現復甦跡象的當下,美元的避險需求下降,風險投資需求上升,美元貶值壓力陡升。這也可以從上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剛表示美國經濟或已結束衰退,市場回暖,美元立即連續下跌中得到印證。

  毫無疑問,適度的美元貶值有利於美國出口,縮小貿易逆差,加快經濟復甦,但過度的美元貶值將引起通脹提前於經濟復甦降臨,吞噬經濟刺激政策的成果。

  既然依靠美元貶值拯救美國經濟難以奏效,美國自然把目光投向貿易保護主義,試圖壓縮貿易逆差。美國商務部剛宣布7月貿易逆差創1月份以來新高,第二天奧巴馬就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稅。上周美國鋼鐵公司又提議對從中國進口的某些鋼管徵收最高90%的反補貼和反傾銷關稅。可以說,美國在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路上越走越遠。

  文章強調,此次在G20峰會前夕,美國拋出“全球經濟實現再平衡”的幌子,實質上是延續貿易保護主義的思路。試圖以峰會為契機,向中國等出口經濟體施壓,以犧牲別國的經濟增長,換取美國經濟復甦和美元穩定。

  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經濟的危害已有太多前車之鑒,在全球經濟縱橫交織的今天,貿易保護更是損人不利己。在危機爆發一周年後的今天,應該看到經濟回暖的成果來之不易,而尋求全球經濟平衡不可一蹴而就,我們要警惕“經濟再平衡”華麗外衣下掩蓋的貿易保護,更不可使其成為一些國家實施貿易保護的最新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