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張藝謀“三槍”說起:娛樂過度會造惡

http://www.CRNTT.com   2010-02-19 11:41:19  


張藝謀所能做的,也只是順應了潮流。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訊/任何時代,能站穩腳跟,不隨波逐流,不被“忽悠”的,惟有文化。那些紅男綠女、輕言巧笑,那些漂浮在一般生活層面上的所謂“噱頭”,也就是熱鬧那麼一時。順應潮流的張藝謀,大概得想一想了……新華社-國家財經周刊昨天登載自由撰稿人老村的文章“過度的娛樂亦會造惡”,內容如下:

  2009年過去了,許多事情成為往事。這意念觸動我的刹那,是在京城城鐵五號線的站台上。

  眼前是張藝謀電影《三槍拍案驚奇》的海報:孫紅雷臉色陰沉,一副粗莽之人不管不顧卻要故作深沉的樣子。不怎麼漂亮的閻妮翹著二郎腿,幹脆擺出一副紅塵女子坐台耍潑的風騷架勢。所謂的“小沈陽”,不男不女,神色倉惶,流里流氣……這部電影,我還沒去影院看,大概也不會去了。因為從各種渠道傳來的口風,都在說這位大導演——我一直引以為榮的鄉黨,利用賀歲片的檔期,“忽悠”了全國人民一把。沒有別的。

  這怪不得他。

  當房地產商們膽敢把房價抬到共和國的部長都說買不起的程度,張藝謀所能做的,也只是順應了潮流。什麼潮流?一言以蔽之:圈地搶錢。當然,不同行業有不同行業的“地”,自然亦有不同門路的“錢”。不圈不搶,不是“英雄”。俗話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張藝謀所做的,只是努力使自己不被潮流落下來,堅做“俊傑”而已。這個出自黃土地的漢子,靠進京那幾年學的本領,一直再沒怎麼進修過,大潮一裹挾,自然而然地,固執且本能地,選擇了娛樂,選擇了圈錢。

  娛樂,無論任何時代都是有的。娛樂乃人心之欲,甚而是生理需求。但“欲”這東西很難把握,弄不好就過度。

  最顯見的例子,是《封神演義》里描寫的紂王和妲己,這對暴男淫女,皇宮布設酒池肉林,把娛樂當日子過,踐踏人類社會的基本底線。之後到唐宋明清,亦不乏大量有關娛樂過度的記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