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戰爭日記”解密真實的阿富汗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0-08-04 11:52:54  


7月27日,阿富汗坎大哈,在被塔利班襲擊後,駐阿美國士兵跑到射擊口准備反擊。
7月25日,9.2萬份記錄阿富汗戰爭情報的機密文件———“阿富汗戰爭日記”被曝光。
  中評社北京8月4日訊/7月25日,反戰人士發起的洩密網站Wikileaks聯手三家西方媒體公布了9.2萬份記錄阿富汗戰爭情報的機密文件———“阿富汗戰爭日記”。由此揭開2004至2009年阿戰中鮮為人知的細節,引起國際輿論嘩然。盡管這些海量情報的真實性尚未得到完全證實,但它們從無數個細節反映了真實的戰場。洩密的始作俑者則希望,通過真相的公之於衆來改寫歷史,盡早結束這場殘酷的戰爭。

【看點一】

  本.拉登目前仍然逍遙法外?

  “阿富汗戰爭日記”的出爐再次讓人們關注消失已久的“基地”恐怖組織頭目本.拉登。美國中情局此前表示,自2003年以來,美方沒有再尋獲任何關於拉登行蹤的情報。但此次曝光的機密文件顯示,美軍對拉登的行蹤有所掌握。

  一份解密檔案記錄著,拉登曾於2006年在巴基斯坦向招募來的自殺式襲擊者開會。洩密文件稱,當時的會議在巴基斯坦基達召開,會上恐怖組織頭目向6名自殺式人彈下達在阿富汗北部執行任務的命令。報道稱:“此類會議每個月召開一次,每次約20人到場。會議舉行地點不定。”檔案中還記錄了本.拉登出現的位置,如巴基斯坦北部城市Quetta,以及幾個阿富汗邊境的城市。

  駐阿富汗的國際安全救援部隊(ISAF)曾在報告中稱,“基地”在2006年招聘自殺式襲擊者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拉登與多名“基地”高層每月定期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開會,並由拉登親自對這些“人彈”進行作戰指導。

2008年,拉登向一位名叫阿蔔杜拉的武裝分子贈送了一位新娘,以表彰他在阿富汗北部城市策劃自殺式炸彈襲擊的貢獻。還有情報顯示,本.拉登掌管財政大權的手下阿米.阿爾哈克曾在2005年途經伊朗前往朝鮮購買對空導彈。

  最近的一次記錄是在去年12月,一名被俘的塔利班稱曾在當年年初見過本.拉登。CIA認為該情報可能是真實的。

  但就連Wikileaks創始人阿桑奇也承認無法確定情報的真偽,因為一些美軍的綫人為了獲得獎勵,可能虛構信息。《金融時報》分析指出,由於缺乏確鑿證據,再加上消息源不明確,“阿富汗戰爭日記”讓本.拉登的行蹤變得更神秘,而不是更清晰。但可以確定的是,2001年本.拉登逃脫了美軍的狂轟濫炸後,其影響是巴基斯坦北部邊境部落地區成為血腥暴力衝突頻發的“死亡地帶”。

  長期關注反恐問題的巴基斯坦記者伊提亞茲.顧爾指出:“新的局勢已經超過了本.拉登的重要性,我們不知道本.拉登是否還活著,但是他的影響力依舊,甚至還在增長。”顧爾認為,美國對阿富汗的入侵導致一大批“基地”組織武裝分子進入巴基斯坦,他們招募更多成員,擴大自殺式炸彈襲擊。本.拉登的意識形態成為鼓動巴基斯坦武裝分子的強心針和黏合劑,其中既包括北部的塔利班武裝,也有東部旁遮普省的遜尼派極端分子。他們結成了一個流動性更強的網絡,以仇視美國作為共同點,互相之間能共享資源,發動更大規模的襲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