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買賣韓日國債為何引起爭議

http://www.CRNTT.com   2010-12-01 13:52:38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訊/“業界觀察人士指出,中國買賣日本、韓國國債,其目標是將人民幣國際化,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中國開始厭倦‘綠紙片’美元了,傾盡全力培養人民幣成為繼美元和歐元之後的‘第三貨幣’。”經濟學者邱林今天撰文“中國買賣韓日國債為何引起爭議”,分析如下:

  據韓國企劃財政部和韓國銀行21日透露,中國央行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從去年7月開始每月購買3000億韓元的韓國國債,而且從今年7月起每月購買量增至5000億韓元以上。政府人士表示:“人民銀行主要購買5年以上中長期債券,其間購買的韓國國債共達5萬億韓元多。”這相當於同期外國人購買韓國國債總量(31.3萬億韓元)的近20%。(11月25日《中國經營報》)

  韓國或許是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周邊國家稍有風吹草動,似乎都能令它投來警惕的目光。最近被這種目光盯得很不舒服的是中國——中國已累計購買韓國國債5萬億韓元,這筆錢在中國2.4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連個零頭都不到,但韓國媒體卻將它看做一件令人警惕的大事,有的宣稱中國“帶有某種意圖”購買韓國國債,今後韓國的經濟政策要看中國臉色。

  隨著中韓經濟交往的加深,尤其是中國資本大舉登陸韓國,韓國擔心其金融市場和經濟都可能卷進中國漩渦,最終完全喪失獨立性。如果經濟上喪失獨立性,政治上也就不會有發言權。拿經貿來說,韓國對中國的出口已經占其出口總額的16.7%,大於對美國(10.4%)和對日本出口(6.0%)的總和。對韓國來說,中韓之間的經濟緊密程度超過了任何國家。

  在此番韓國人流露出警惕之前,日本已經經歷過類似的情緒波動。一方面日本政府對中國持有日本國債表示“歡迎”,另一方面媒體卻擔心“日本的弱點被中國抓住”。這種擔心就像一種心病,先是美國發作,接著傳染到日本和韓國。現在,韓國輿論最主要的擔心是雖然現在中國持有韓國國債還不是問題,但一旦中國大量持有,中韓關係又不好時,中國會像拋售美國國債那樣對付韓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