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胡適猝死之謎

http://www.CRNTT.com   2011-06-18 10:51:13  


胡適先生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訊/1962年2月24日上午,“中研院”在台北南港召開第五次院士會,應邀來賓一百多人,胡適主持會議,完成了全部議程。下午五時舉行酒會,致辭時,胡適正在大聲疾呼的時候,突然把話煞住,急忙接著說:“好了,好了,今天我們就說到這里,大家再喝點酒,再吃點點心吧!謝謝大家。”六點半,客人開始回去,胡適站在剛剛講話的地方,和一些告辭的人握手,正要轉向和誰說話,忽然面色蒼白,晃了一晃仰身向後倒下……

  胡適何以猝死?有人說,胡適是不堪李濟臨門一腳?廣東《時代周報》日前登載文章“胡適猝死之謎”:

  “中央研究院”(下稱“中研院”)遷到台灣後,胡適有時由美訪台,多數時候是為到歷史語言研究所(下稱“史語所”)讀書借書。一次他從美國寫信給史語所所長李濟,拜托找一小塊位於傅斯年圖書館附近的地,他想買下蓋幾間小房潛心讀書,但絕不要所里補貼。以胡適的地位和影響,李濟感到此事不得擅作主張,遂報告“中研院”總辦事處。院長朱家驊感覺亦複如此,即呈報台灣最高當局。以蔣的性格未必會喜歡胡適,但以其“願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的宏圖,早就有心籠絡這位士林領袖,遂下令撥一塊地蓋一幢小房贈與胡適,經費由蔣自己的稿費中列支。李濟未料到事情會弄到這個地步,但也只得聽之任之。“瓜田不納靴,李下不整冠”,以胡適的清望,這件事最先的考慮似欠周詳。

“以元老身份頤指氣使”

  李濟與胡適的關係介乎朋友和熟人之間,相對友善,不甚親密。當年在大陸,李濟和胡適最初的交往是以丁文江為紐帶,二人都是丁的朋友。李濟是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據他回憶,胡適最初只是對他“所研究的這一行感到有興趣……常常直接或間接地給予不少的鼓勵”,而自己對胡適也“只是單純的佩服而已”。胡適後來的秘書、史語所當年的事務員王志維談到,上世紀30年代,胡適特別關切史語所的安陽田野發掘及圖書資料建設,曾促成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 (以下稱“中基會”)補助安陽田野工作及考古報告出版的經費。1928年史語所與美國弗利爾藝術館中斷合作後,中基會董事胡適還特地建議把當時基金會在全國唯一的文科講座教授評授給李濟。

  1934年,胡適與李濟曾分別擔任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北平分會的主席和副主席,李濟雖未擔負實際工作,但在與上海總會宋慶齡等人產生分歧直至決裂問題上,李濟仍與胡適大致保持同進退的姿態。他們彼此真正有所了解,則是離開大陸的1948年夏天,他們一起到武漢大學去講學,共同度過幾天朝夕相處的日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