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中申辦東亞運有利促進兩岸情感融合

http://www.CRNTT.com   2011-07-08 08:31:57  


 
  而從另一角度看,從賈慶林,到王毅再到劉鵬,都對台中市申辦二零一七年“東亞運”樂觀其成,也是對“一個中國”政策,及台灣地區無論是何政黨執政,如要在台灣舉辦國際性賽事,都必須嚴格遵守“奧運模式”,懷有高度信心,這是大勢所趨,因而願意予以靈活處理。前幾天北京對台灣與港澳之間互設機構以“辦事處”為名,讓馬英九驚呼“這是天破天驚的改變”,而不過於計較“辦事處”是否帶有官方色彩,就是從此出發。何況,正如賈慶林所言,近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岸市縣交流合作蓬勃展開,成為兩岸大交流的一個新亮點。兩岸市縣交流合作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潮流,符合當地經濟文化發展脈絡,貼近當地基層民眾需求,給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兩岸民眾通過密切往來、交流合作,拉近了距離,融洽了感情,加深了瞭解,擴大了共同利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培植了民意基礎,增添了活力。只要兩岸同胞緊抓機遇,凝聚共識,互諒互讓,彼此尊重,就一定能夠繼續開創兩岸互利雙贏、共同繁榮的美好前景。 

  何況,在東亞奧委會的八個成員體中,中國奧委會的實力是最強的。中國奧委會派出代表團到台灣地區參賽,爭金奪銀必是勢如破竹,讓台灣民眾親眼看到大陸體育運動的強盛大,也有助於部分群眾消除對大陸的某些偏見。或許,還將會催發體育愛好者冀盼兩岸體育交流“更上層樓”,要求台灣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聘請大陸教練到台灣執教,以大幅提高台灣運動員的水平,使到海峽兩岸的體育運動水平比翼齊飛。就此,兩岸之間民眾的情感融合,就將在體育領域以至各方面領域得到進一步加強。

  當然,台中市倘申辦“東亞運”成功,承辦的壓力將會很重,主要是場館問題。實際上,幾天前國民黨十八全二次會議舉行的場館台中港區綜合體育館,就已是近二十年的建築物,其外觀及內在設備還不如大陸沿海地區的縣級體育館。這是需要花大本錢解決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