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為何隆重紀念馬丁.路德.金

http://www.CRNTT.com   2011-08-27 09:11:05  


 
  一,以《獨立宣言》、《美國憲法》和憲法修正案為代表的美國信念是金和黑人民權運動能夠成功的重要政治和法律前提,是金能夠“夢想”的政治理論基礎。實際上,其他少數民族和弱勢群體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也都以憲法為基礎。

  二,黑人基督教教會是金的精神和組織依托,教會是黑人運動的宣傳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即使金的非暴力運動被宣布為違法,大批黑人入獄時,教會和社會輿論都認為,他們代表著道德和正義,而種族隔離法律是不公正的。沒有黑人教會,黑人運動及其勝利是不可能的。

  三,相對獨立的媒體輿論,如果沒有媒體的報道,金的非暴力策略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法實現。媒體的報道給美國政府在國內外都造成很大壓力。如果當時沒有電視轉播技術,很難設想,民權運動會在上世紀60年代取得成功。

  四,美國主流社會明智地認識到社會變革的價值,變革是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是避免社會革命的惟一選擇;超越狹隘的白人種族主義才是“合眾為一”的最佳途徑。因此,美國需要以金的非暴力形象作為未來社會改革的榜樣,積極闡發金思想中的積極意義為現實服務。如1994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馬丁.路德.金日和服務法案》,規定這一天要成為社區服務日、種族合作日和年輕人反暴力行動日。

  五,美國人以如此規模和級別的活動紀念金,顯示出他們要變歷史教訓為現實和未來發展動力的智慧。金的死本來是美國社會制度黑暗的象徵,現在卻成為肯定美國價值和美國夢的一張名片。金生前作為美國不合理制度的挑戰者,多次被拘禁入獄,死後卻享有官方殊榮,這種華麗轉身成為美國營造公共記憶的一個典型。

  作者:劉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 2011年08月27日07:428月28日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