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標普調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背後的玄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9-04 08:11:38  


 
  作為美國國內資本扶殖的三大評級機構,不可能不考慮美國國民、美國政府的利益而真正從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對美國主權信用作出評級,其評級背後必然隱藏著美國政府與金融資本集團的經濟利益。標普之所以膽敢調降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且只針對長期主權信用一項進行調降,事先必然作好了充分評估,在不傷及美國國內經濟利益的基礎之上作出決策。標普此舉實際上是應美國政府之需作出的精准動作,目地是定向驅動全球資金向美國匯集,為QE3作準備。事實上,從標普評降美國主權信用後的效果看也確實起到了這個作用。自8月6日標普公開調低美國信用後,全球股市持續大跌,投資者紛紛從股市撤資。大量資金紛紛湧進美國國債市場,從而國債價格反而上揚了。

  標準普爾調低美國評級的進一步深層目的,還在於為解決美國的金融與經濟危機做好進一步準備。標準普爾調降美國主權信用等級,引導美國股市、國際原油及其它國際大宗商品展開了一輪暴跌,這僅僅是QE3的前期準備工作。下一步,隨著QE3的推出,暴跌了的國際大宗商品必然會啟動新一輪的暴漲行情,從而推高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運行成本,誘導這些國家發生金融甚至經濟危機,促使他們發生企業破產風潮。然後再由QE3放出的流動性對這些破產企業進行收購,從而將金融危機的後果向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轉嫁。

  文章指出,面對這種壓力,中國本著“沉著冷靜,積極應對”的原則,積極推動香港成立人民幣離岸中心,促進人民幣國際化,調整產業結構等。這些措施正是應對、反制美國的最好手段,我們應堅定不移地繼續執行下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