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誰免除了日本國民的侵華戰爭責任

http://www.CRNTT.com   2012-10-03 09:50:06  


天皇詔書將投降美化成“為萬世開太平”
  中評社北京10月3日訊/騰訊歷史日前登載專題文章《誰免除了日本國民的侵華戰爭責任——"戰後中日關係”系列(2)》,內容如下:

  中國媒體每論及抗戰,有兩個錯誤最常犯。一是搞不清楚真正的法定抗戰勝利紀念日[詳細];二是論及侵華責任時,往往以詭異的兩分法將日本政府和日本民眾割裂開來。說什麼“過去的侵華戰爭只是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所為,日本人民是好的,也是受害者。”
 
日本國民與侵華戰爭責任

  將日本政府與日本國民區分開來,將侵華戰爭的罪責全部推給所謂的“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而將日本國民置於一種“受害者”的地位,完全違背了歷史的真貌。為政治目的而扭曲歷史,短期可能獲益,但長遠而言,必然變成沉重而難卸的包袱。

將“日本人民”從侵華責任當中剝離出來,是斯大林的主意

  就目前所見資料,最早提出在戰爭責任問題上,將日本國民同日本政府區分開來的,是斯大林。1949年7月,中共建政前夕,劉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團秘密訪問蘇聯,在談到對日政策時,斯大林認為:

  “現在美國正在爭取日本,如果它達到目的,今後中國的困難將更大;但如果你們能把日本爭取到你們這方面來,則資本主義從此將在遠東壽終正寢。日本人民是好的,中國人民對日本人的仇恨情緒不應成為你們爭取日本的障礙。可是日本還有一批上層反動分子沒有被打下去,今後你們的任務就是要幫助日本共產黨及其它進步勢力打擊日本的反動分子。”(轉引自《建國前後中國共產黨對日政策的形成與演變(40年代後期—50年代中期),載《中共黨史資料.第七十四輯》)

  斯大林的建議得到了中國官方輿論的鼎力宣傳

  遵照斯大林的建議,1949年後的中國政府,長期致力於“幫助日本共產黨及其它進步勢力打擊日本的反動分子”;斯大林的意見——“日本人民是好的,中國人民對日本人的仇恨情緒不應成為你們爭取日本的障礙”——也得到了中國官方輿論的鼎力宣傳。如1950年1月17日《人民日報》看法文章《日本人民解放的道路》稱:

  “日本帝國主義曾經是並且現在仍然是中國人民的敵人,但是日本人民卻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有共同的敵人,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及其支持者美國帝國主義。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有共同的朋友,這就是社會主義的蘇聯,各人民民主國家,以及為反帝國主義而鬥爭的全世界的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日本人民的解放是中國人民所極為關懷的。”

  因為堅持斯大林的這一“兩分法”,即便日本來訪者主動“代表日本人民”對侵華表示歉意,中國領導人也不會忘記將“日本人民”放置回“受害者”的既定角色。如1953年9月28日周恩來會見大山郁夫,大山表示“代表日本人民向中國人民表示歉意”;周恩來則回答說:“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對外侵略罪行,不僅使中國人民和遠東各國人民遭受了巨大損失,同時更使日本人民蒙受了空前未有的災難。”再如1971年3月13日,周恩來在會見日本關西學生友好訪華參觀團時發表談話說:

  “日本在亞洲成了強國,軍國主義的野心大起來了。……軍閥可以決定一切,強加給天皇,所以天皇實際上也是個傀儡。從1894年起一直到1945年共51年,(日本侵華)對中國人民是很大的教育。所以,你們日本的資產階級南鄉三郎和毛主席見面時說,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日本人民應向中國人民道歉。毛澤東同志說,不要道歉,我們還要謝謝日本軍國主義。如果僅僅是甲午戰爭、日俄戰爭,還不能教育中國人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