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法國商人捐獸首:一場“公關秀”?

http://www.CRNTT.com   2013-05-08 11:12:01  


 
  迎合了部分中國消費者的情緒,有利於提升企業形象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顯示,佳士得向中國內地擴張對於維護其日益龐大的中國客戶群體至關重要。因為自2008年以來,佳士得的中國客戶已經翻了一倍。2011年,中國所占藝術品市場份額曾達30%,2012年的市場份額為25%,排名全球第二。

  而PPR公司今年1季度的銷售數據還顯示,其奢侈品銷售為15.23億歐元。在中國區,其銷售增速為10%,在歐洲的增速僅有3%。中國區業績如此亮眼,以至皮諾家族必須重視這個市場。贈還獸首這種向中國示好的行為,迎合了不少中國消費者的情緒,提升了企業形象。

  而獸首本身“國寶”地位有待商榷,皮諾家族捐出來損失也許不大

  其實獸首本身的藝術價值有待商榷,價格也存在被高估的現象。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就曾說過:圓明園12生肖水龍頭只是見證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一上拍賣會就被稱為“國寶”,欠妥。特別是把外國人做的水龍頭稱為“國寶”,更是欠妥。對它們要有正確的認識,尤其是對它們的藝術性更應該有一個基於中國美術史的正確的認知。

  所以,即便只從藝術收藏和經濟的角度,不考慮其“公關作用”,此次贈還對皮諾家族來說也難稱大損失。

  ■ 企業的“公關秀”背後是對政府影響力的妥協

  實際上,外企這種國家級別的“公關秀”不僅在中國上演

  無論在哪個國家,也無論企業有多成功,它們都很難擺脫政府的影響力。最近幾年,就出現過不少稱得上“國家級”的公關活動。

  比較著名的一次就是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的美國國會山之旅,在2010年,他率領豐田公司高層親赴美國國會為豐田汽車的質量問題作證,以期扭轉豐田質量門給美國消費者和政府帶來的負面印象。當時《華爾街日報》這樣評論豐田章男的公關之旅:“這是美日曆史上一個標誌性時刻:豐田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汽車廠商,在過去25年來打敗了底特律,並迫使其改正自身缺陷,而現在,豐田汽車的總裁卻在美國國會面前低聲下氣。”

  更大牌的公關秀則來自英國首相卡梅倫,英國石油公司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不久,卡梅倫訪問美國,在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美國部分參議員時就不斷的為英國石油公司說好話,極盡游說之能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