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經濟增速為何下降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09:19:52  


台灣的小店經濟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第一財經日報昨天登載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鄒至莊的評論《台灣經濟增速為何下降》,內容如下:
  
  今年2月我在台灣住了兩個多星期,希望對台灣經濟發展多點了解。參考了一些經濟數據,還請教了一些朋友,現在把初步的認識報告給讀者。

  台灣地區民眾收入的增加,比從前慢了,從1952~1982年平均每年增加8.7%,下降到1983~1986年間的平均6.9%,再到2001~2011年降到平均3.9%。

  下降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加以討論。第一是我常用來探討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三個要素:人力資源、市場經濟模式和經濟發展的階段。與1950~1980年比較,後期台灣的人力資源減少了。前期台灣有從大陸進來的全國傑出人才。市場經濟模式在前期不斷進步,類似於大陸的經濟體制改革。後期台灣保持市場經濟模式不變,已經不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還有,後期台灣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達到像美國一樣的發展階段,經濟增速便會降到2.5%~3.0%。

  上面的解釋,與台灣的政治和外部的經濟環境沒有關係,不能全面解釋經濟發展速度下降。除了用上面三個要素以外,我們可以用政治與經濟的改變來解釋。

  政治方面,從前的官員權力大,終身在政府工作,任職較長;現在的官員很難運作,常受到“立法委員”質詢,不但花了很多時間,還會受到批評。他們任職只有一兩年,多數有其他職業,如當大學教授等,在政府服務一兩年便又回到大學任教。

  經濟的因素可以用國民收入的三部分來說明。三部分分別是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出口減進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