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傳統文化經典為何越來越熱 ?

http://www.CRNTT.com   2017-04-27 00:04:43  


 
  2、三十年變遷:回歸經典
 
  “經典能夠跨越時代,體現一個民族文化的根本價值。同一部經典,在不同時代能夠給我們不同的啟示。”顧青說,20世紀80年代有過“文化熱”,21世紀前十年有過“國學熱”,如今又有傳統文化的熱潮,每個時期都離不開經典閱讀,每個時期又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在顧青看來,改革開放之後,剛剛經歷過“書荒”的人們,出於對知識的渴望,可以稱為一個填補空白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文化熱”主要由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來推動,普通老百姓參與不多。
 
  “2003年以後的‘國學熱’則主要由電視媒體推動。一些學者登上大眾媒體,成為全民偶像。”顧青認為,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自然會開始對文化進行反思,雖然學術界對身處其中的明星學者大多評價不高,但這次“國學熱”真正推動了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在普遍的焦慮中,傳統文化給人們帶來一種新的安慰。在此之前西方文化大量湧入,但畢竟不是源於本土的思想,老百姓難免有所隔膜。通過一些學者的通俗講述,大家聽懂了自己老祖宗的道德學問,可以說是適應了當時文化反思的需要。”
 
  “由於普通讀者閱讀文言文典籍存在困難,對原典的興趣不大,更多的是借助明星學者或其撰寫的普及讀物來了解傳統文化,這也符合傳統文化傳播的規律。”顧青分析,目前正在興起的傳統文化熱,與黨中央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直接關係,“不論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統文化的系列重要論述,還是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都讓我們對傳統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近年來,經典原本的閱讀越來越受到讀者的推崇。點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修訂版、點校本《十三經注疏》等整理本傳統文化典籍,正在引領著讀者走近更準確、更真實的傳統文化,而樓宇烈的《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牟鐘鑒的《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張豈之的《中華文化的匯通精神》等學術著作也對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重新進行了梳理。
 
  3、教育為本:夯實文化自信
 
  “在進行經典閱讀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在大眾媒體普及傳統文化的學者,他們讓很多原來遠離傳統文化的普通人感受到了傳統的可愛。”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曹辛華說,除了少數專家學者,普通讀者大多無法直接閱讀經典原文,如何引起這些人對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環節。在此之後,才是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