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美國底線秩序 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1-10-24 00:06:05  


 
  四、中國可能的應對之策

  在美國布置的“底線”秩序中,中國明顯處在底層結構。這即是說,拜登希望以不確定性來遏制中國,從而為頂層創造穩定性。而對於拜登的這一秩序安排,中國也可以採取某些措施加以應對。

  這要分析“底線”秩序的特點,找到有針對性的破解之法。具體而言:

  首先,避免進入底層結構,規避不確定性之影響。誠如前述,“底線”秩序的一大特點,就是處在底層的各方因為矛盾而相互爭鬥。如此,源自底層的不確定性便轉化為屬於頂層的穩定性。

  針對這一特點,中國可以採取的策略是,在前期暫不參與爭鬥,不主動進入底層結構。如果中國不主動進入底層結構,就能為自己贏得一個較短的窗口期。這個窗口期將會表現出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對中國而言,外部動蕩,內部穩定。這即是說,在這一時期,中國將不斷面臨美國的施壓。美國將通過各種手段挑動其他國家與中國之間發生矛盾,以推動中國入局。所以,在外部,中國將面臨大量的不確定性。

  但是,對於這種不確定性,中國祇是表示口頭回應,而並不真正採取行動。中國當明白,因為“底線”的存在,中國將並不面臨超量的不確定性風險。所以,中國祇要守好國門,就可將不確定性維繫在可控的範圍內。這便是要充分利用美國的“底線”秩序的特點,來做出應對,以令美國的全球戰略變成無用之物。

  與此同時,正是因為外部不確定性對於中國而言是可控的,所以,這也就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時間窗口,使得中國可以在內部維持相對的穩定性。比如,中國因為採取嚴防死守式抗疫而獲得了一個內部穩定的環境。如此一來,中國便可抓緊時間調整內部結構,包括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等,從而為未來的積極入局做好準備。

  這一調整的過程對於中國而言十分關鍵。未來中國與美國博弈之基礎,就在於這一準備階段之成果。換句話說,這一準備階段取得何種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中國所能達到的歷史高度。

  其次,開展積極的外交、公關宣傳,揭示美國才是世界矛盾與衝突的根源。雖然中國要規避進入底層結構,但這並不是說中國不要開展積極的外交、公關宣傳活動。相反,在這一階段,中國要主動開展大量的外交、宣傳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中國要向世界揭示,美國的“底線”制度的本質就是在底層不斷挑起矛盾、衝突,以維持頂層的穩定,即坐享漁翁之利。比如,揭示因為美國抗疫不利,才導致疫情的全球擴散,而美國的醫藥集團趁機通過出售藥品和疫苗,謀取了超額的利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