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宋石男:晉官難當只因權力高於法律

http://www.CRNTT.com   2009-05-04 11:47:14  


 
  清人洪亮吉曾上書嘉慶,指斥當時官員的集體擔當缺失,其言利如白刃,“蓋人材至今日,銷磨殆盡矣。以模棱為曉事,以軟弱為良圖,以鑽營為取進之階,以苟且為服官之計”!而這些“模棱、軟弱、鑽營、苟且之人,國家無事,以之備班列可也;適有緩急,而欲望其奮身為國,不顧利害,不計夷險,不瞻徇情面,不顧惜身家,不可得也”。洪亮吉筆下的官場模樣在今天或仍存活,與之相應的,是一段流傳於體制內的新“佐治藥言”:“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無事就是本事,妥協就是和諧”。

  在這種為官指導思想下,自然沒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施政抱負,也沒有“治亂在萬民之憂樂”的悲憫情懷,有的只是趨利避禍、無能顢頇、苟且鑽營、混天過日。然而,官員可以躲貓貓一樣地躲避晉官之任,晉民卻能躲到哪裡去呢?當大壩崩潰,瓦斯爆炸,窑洞水浸,礦井塌方,官員們可以因沒有赴任而免去責任,而彈冠相慶,壩下井內的礦工們,卻要為官員們的不擔當而擔當,付出軀殘乃至身亡的代價!那些遇難礦工,注定將死部瞑目。他們一批又一批被活埋地下,卻不能換得幸存下來的兄弟們的安全保障。國際勞工組織的《礦山安全與衛生公約》已獲中國政府承認,但專家指出,其中不少最基本的權利,中國礦工仍遠未獲得。

  不過,官員的缺乏擔當,只是事件的表象部分,若我們往深處看,會發現更刻骨的隱憂。譬如說,有擔當的官員,是否就一定能打破困局、改天換地?未必。請先看看明代海瑞的命運。

  在明代,應天府的經濟、文化最為發達,歷來又號稱“繁劇難治”,是相當棘手的任區。海瑞被派任應天府巡撫,他有擔當,沒有逃遁,而是以澄清自勉,竭盡心力,一意挫豪強,撫窮弱,整飭吏治,矯革宿弊。很快收到成效,曾受賄的官員,望風解印綬而去,而權豪勢宦,也斂手屏息,甚至移省避之。然而好景不長,不久海瑞就遭多人彈劾,被指“迂滯不諳事體”,“庇奸民,魚肉縉紳,沽名亂政”等,最後竟因“志大才疏”而罷官。

  有擔當的海瑞不能破局,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複雜的地方權力譜系,其中既有退休的高級官僚,也有當地的豪強大族,更有當軸有力者的親朋裙帶。這些政治、社會勢力的利益格局一旦被海瑞打破,自會集體反彈,而海瑞以一己之力,很難與之抗衡,最終只能接受罷官的失敗命運。

  在山西省,官員可能同樣要面對一個複雜的地方權力譜系。誰能知道,在每一座礦山後藏著一雙多麼有力的手?誰又能知道,在每一個礦洞裡的水有多深?具體到臨汾,如果當地黑色豪門企業背後那看不見的手的級別,遠高於臨汾書記、市長,後者就很難有效運用行政權力,去澄清污濁、革陳除弊,去徹查安全生產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