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中國政策執行力 為什麼被弱化 | |
http://www.CRNTT.com 2009-07-01 11:31:34 |
從理論上說,一黨執政體制或者行政主導的體制的最優越之處,就是其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效率。馬克思和列寧當初反對西方民主的三權分立,提倡議行合一,他們的出發點就是要強化政府的行政能力。在西方,各國為了避免專制的出現,實行三權分立,而寧可犧牲政府的行政執行力。 體制內部出現大問題 中國承繼列寧主義傳統,實行一黨執政體制。在這個體制下,很難說外部社會力量有制度化的機制來制約執政黨的內部運作。那麼,為什麼在沒有任何有效的外部制約的情況下,中國的政策執行力如此低下呢?這就表明體制內部本身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就是巨大的權力內消耗。 提高行政效率一直是中國機構改革甚至政治改革的最主要的目標。很多人拒絕民主改革其中一個擔憂就是民主會損害行政效率。中國的改革重點一直放在機構改革,或者說是國務院系統或者政府系統的改革。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大社會、小政府”。經過了趙紫陽、李鵬、朱熔基和溫家寶各屆政府的努力,政府機構改革的空間已經不多,很難再在這方面做文章,進行繼續的改革。較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中國的行政系統已經比較小規模了。 實際上,中國面臨很大的壓力促使政府行政部門的擴張。第一,政府部門還沒有能够從經濟領域退出來。第二,政府轉型成為服務型政府成為必然,大部分公共服務需要政府來提供。和其他國家一樣,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擴張的主要一個根源。第三,近年來所追求的建立規制型政府需要政治的改革,不是國務院系統所能決定和實施的。大部制改革已經有了一個形式,但還缺乏實質性的內容。 總之,這麼多年來,中國的機構改革改來改去,改革的只是行政執行部門,也就是一般稱之為“幹活的人”的領域。經過了那麼多次的機構調整和改革,從廣義上來說,中國的政府還是很大,甚至變得更大了。實際的情況是,當官的人越來越多,而幹活的人越來越少。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當官的人”經常去折騰“幹活的人”。這其中所造成的內耗是超出人們的想象的。 中國從中央到地方,六套班子,上下一般粗。這些機構的并存使得政府又粗又大,并且經常互相制約,在黨政之間的制約尤其嚴重。因為都是黨的幹部的統治,這些機構間形式繁多的制約,并且經常沒有制度性的規定,相互間的責權不清不楚。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制約往往比西方的有制度性規定的制約大得多、厲害得多。可惜的是,盡管制約很多,但并不能阻止黨政官員和機構的權力濫用。因此,盡管反腐敗的機構不斷增多,并且年年都有反腐敗的運動,但腐敗照樣盛行。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