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北京中產階級生活質量透析

http://www.CRNTT.com   2010-02-22 00:27:37  


 
  接著就說那個年薪40萬的同學B吧,老婆掙10萬,一年50萬應該是很不錯的了。可是要知道念博士的時候,基本沒什麼收入,不借錢已經是很不錯了。這位老兄是3年前回國,剛回來的時候大概25萬,等積累到“首付”的時候,已經是1年前了。目前情況是,在東五環外買了個兩室一廳,每月還貸。

  再說另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同學C,卻最“可憐”。夫妻兩人收入雖說比在政府機關稍高,卻總花自己的錢。房子是兩居室,2004年貸款買的。後來好不容易手上有了20多萬的存款,才發現根本買不起好一點兒的房子,看得上的都在200萬以上了。想想也不知道做什麼好,同學B就買了輛10萬出頭的小車,油錢自己出、停車更不會有人報銷。

  而有了車以後,同學B 發現每年存款的速度下降了一半以上——離中產的夢想似乎越來越遠了。在公司打工,除了工資以外,什麼都沒有。雖然現在有房(老房子)+有車(小車)+存款(不到30萬)——整個一“經濟適用”夫妻!這不,連女兒的教育基金都不夠……

  比來比去,原來“最中產”的不是收入最高的,而是那個壟斷國企的同學。

  “准中產”眼中的“新中產”

  就在春節之前,社科院發布了一個頗有爭議的研究成果,稱中國中產階層的規模已占總人口的23%左右。課題組組長陸學藝稱,中產階層首先是一個職業的概念,是一個人的職業、聲望、文化三者的綜合水平。

  “很多人都‘被中產’了。”在劉心看來,被媒體和財經人士評論為“嚴重不靠譜”的這個結論,純屬“磚家”的一廂情願。

  與房子、汽車、狗等標準完全不同,劉心目前將自己嚴格劃定為“准中產”。

  他首先分析了自己的資產構成:手中現有房產兩套但均有貸款,一套自住,一套投資,並有一輛轎車——這部分被業內人士定義為固定資產。同時,劉心在2009年底變現先前持有的一套房產,這筆“閑錢”及股票投資加起來共200萬元——這部分定義為“金融資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