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富人的苦悶

http://www.CRNTT.com   2011-07-29 14:11:26  


位於廣州天河北路的達芬奇家居門店 新華社發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訊/最近那些購買了天價“達芬奇”家具的中國大陸消費者感覺很憋氣,本以為買了個原裝進口貨,結果竟然是東莞產,而出產價才幾千的東西在專賣店就敢賣十幾萬。等到質監部門來查,發現這些家具甚至都不是實木的,而是最普通的三聚氰胺面板,當然並不是說三聚氰胺不好,這東西加到牛奶中是不行,但做裝飾面板是沒問題的。只是這材料這成本,竟敢賣那麼貴,實在是從情感上接受不了。

   更令人胸悶的還在後面,輿論在一開始雖然竭力申討達芬奇公司,但是很快網上輿論就轉向了,網民甚至開始替公司叫好,一則轉載率很高的微博是這麼寫的:別總罵達芬奇了,人家一沒哄抬樓市,二沒污染水源,三沒生產毒奶粉,你確定那幫買個家具上百萬的人代表了普通消費者?人家把價格定位在了老百姓買不起的高度上,這叫什麼?這叫善良!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為什麼成本如此低廉的家具還有人願意花那麼大的價錢來買?其實略懂經濟學的人一定知道,商品的售價與成本無關,這是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當初日本人發明了石英表,這種表的精度大幅領先於傳統機械表,即使是最廉價的石英表,一天的誤差也不會超過1秒,於是消費者紛紛轉用日本表,連體育賽事也用日本表來計時。眼看瑞士的鐘表業就要沒落了,但瑞士人很聰明,他們心想拼產量、成本、精度,我都不是你的對手,但我可以減少產量並大幅提高售價,畢竟我這麼多年的品牌還在。於是瑞士人嚴格限制手表的產量,並且將價格提高到了一個普通消費者無法承受的地步。結果,竟然成功了。

  就以當前中國各大城市的高級購物廣場為例,基本全都是進口手表的天下,其中尤以瑞士表為多,論價格進口手表遠高於國產表。但有一件很少有人知道的事實,某些進口大牌手表的返修率其實高於國產貨。但即使如此,人們還是相信價格越高質量越好,更願意花數十倍於國產表的價格買瑞士表,特別是那些富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