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京專家:民進黨還未找到可行的兩岸論述

http://www.CRNTT.com   2012-10-05 00:46:58  


 
  民進黨的兩岸路線目前還不具備產生突破的時空環境,未來的兩岸政策調整也將是一個需要互釋善意的艱難前行的摸索過程。正如陳淞山所言⑨,展現善意是開啟政治對話空間的敲門磚,要突破“民共對話”的政治障礙,首先要用“態度友善”的方法改變稱謂,稱呼對岸為“中國大陸”;先從政治心態的調整與“策略靈活”的務實交流做起,等到黨內對中國大陸有更深入的瞭解與交往成熟後再來面對黨綱修正與否問題;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問題,是民進黨內部的“政治兩難”問題,也是“民共對話”最高層次的黨對黨交流最難克服的政治障礙問題,不是短期間可以解決的政治難題,黨內人士的看法與爭議暫時難有共識,民進黨可以把此議題當作長期研究的課題。

  民進黨在未來的選舉中所面對的已不僅僅只是國民黨而已,如果民進黨此時不順勢徹底轉型,一旦錯過這一契機,就有可能最終被選民拋棄、被邊緣化。在世界經濟疲軟、歐債危機惡化的嚴峻形勢下,島內各界認為,任何否認和偏離“九二共識”的政策主張,都將造成兩岸協商的中斷,導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停頓。2012島內選舉結果顯示,大多數島內民眾都同意,民進黨的兩岸思維已到了不得不做大幅度調整的關鍵時期,這不僅關係著民進黨的2016,更關聯著兩岸關係的穩定和島內民眾的福祉,這一點,從南台灣民眾已然開始接受“九二共識”和選前台灣眾多企業界人士旗幟鮮明地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以及美國對特定候選人的明確選擇傾向即可獲知。因此,與時俱進建構切實可行的“民共對話”橋樑,兩岸和平發展的路程才能因為減少誤判、強化政治互信而掃除更多不必要的波折與障礙,民進黨重回執政之路才會走得更加順暢。畢竟民進黨是島內不可或缺的在野力量,更是有機會掌權的政黨,民進黨高度對立的兩岸路線和僵化保守的兩岸政策已經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了。

  注釋

  ①台灣《中國時報》報道:《蔡英文:擺脫反中鎖國贏得社會信賴》,http://www.gold361.com/page/2012/0223/32593.shtml,檢索時間2012-3-27。

  ②中國新聞網:《台媒:陳菊大動作牽動民進黨主席改選神經》,http://www.chinanews.com/hb/2012/03-05/3719174.shtml,檢索時間2012-3-27。

  ③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社評:《民進黨的兩岸思維可信嗎?》,http://www.chinataiwan.org/plzhx/hxshp/201205/t20120514_2610477.htm,檢索時間2012-5-15。

  ④、⑤中評社台北5月27日電:《蘇貞昌:民進黨“中國政策”毋須改變》,http://www.zhgpl.com/doc/1021/2/2/7/102122741.html,檢索時間2012-5-27。

  ⑥中評社台北5月28日電:《小英人馬拿下台北新北蘇蔡大戰繼續延燒》,http://www.zhgpl.com/doc/1021/2/3/3/102123367.html,檢索時間2012-5-28。

  ⑦中評社台北5月27日電:《蘇貞昌在歷任黨魁選舉中得票率最低》,http://www.zhgpl.com/doc/1021/2/2/6/102122698.html,檢索時間2012-5-27。

  ⑧一嫻:《專論:要從歷史感高度看中美與台關係》,http://www.zhgpl.com/doc/1020/2/4/6/102024630_2.html,檢索時間2012-3-10。

  ⑨陳淞山:《民進黨破冰之旅的登陸策略》,http://www.zhgpl.com/doc/1020/3/9/3/102039392_2.html,檢索時間2012-3-14。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